名称
泌阳县
拼音
Bìyáng Xiàn
类别
县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河南省
所在城市
驻马店市
所在区县
泌阳县
名称含义
泌阳之名有二说:一据《泌阳县志》记载:“洪武十三年(1380),于比阳镇设县,移借今唐河县旧县名(泌阳)而得名。”二说以众河在此相会于沘水,为滔滔大河,取水多之意为“泌”。水之北谓之阳,故名泌阳。《太平寰宇记》泌阳县:“以地有泌水经其阳,古以名之。”
名称起源
明洪武十三年(1380),置泌阳县。泌阳之名,一说移借今唐河县旧县名而来。二说因地处泌水之阳而得名。
名称历史
春秋时期属楚国。战国时期属韩国。秦属南阳郡。西汉高祖五年(前202),置比阳(今古城街道)、舞阴(今羊册镇古城村)2县,隶南阳郡。东汉、三国、西晋因之。南北朝曾设西郢州治、鸿洲治。后改为淮州。北魏延兴二年(472),于比阳故城设东荆州(今古城街道),改比阳县为阳平县。东部析置昭越县,东北部析置江夏县。南朝齐建元元年(479),析置高邑县,属司州北淮安左郡。北魏太和四年(480),改比阳县为乐陵镇,同时置城阳郡,领城阳县。隋开皇初,比阳县改称饶良县。大业初复名比阳县。大业三年(607),改显州为淮安郡,属豫州。废江夏县改称慈邱县,属淮安郡。唐武德四年(621),改淮安郡复为显州,领比阳、平氏、慈丘、显冈4县。贞观元年(627),废显冈入比阳,九年(635),改显州为唐州(今古城街道),领比阳、桐柏、平氏、慈丘、方城、上马(今唐河)6县。天宝元年(742),改唐州为淮安郡。乾元二年(759),复为唐州,属山南东道(今湖北襄阳市)。天祐三年(906),境内为比阳、慈丘2县。后周显德三年(956),废慈丘入比阳,仍属唐州。元至元三年(1266),废比阳县为毗阳镇,隶唐州。明洪武十三年(1380),于毗阳镇重置县,以明初唐县之旧名“泌阳”移此,称泌阳县。清因之。1913年,属豫南道。1914年,属汝阳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32年,属河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1949年,属南阳专区。1965年,属驻马店专区。1969年,属驻马店地区。2000年,属地级驻马店市。
热门文章
毕克齐镇
涞源县
华新街街道
龙王乡
高坪镇
巴胡塔苏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