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滠口街道
拼音
Shèkǒu Jiēdào
类别
乡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湖北省
所在城市
武汉市
所在区县
黄陂区
名称含义
“滠”指滠水河,“口”指入江口。“街道”代表行政区划单位。
名称起源
滠口作为邑名,得名出处有二。一是滠口因乃滠水入江之口得名。二是“大圣庙”的庙记里根据东龙窝龙口被堵之事记载。据此而将此地起名为“塞口”,时日一久,渐成习惯。若干年后,后辈中有智者悟出其中玄机,认为“塞”字不雅,于是根据地理环境和轶事的推断,认为寺庙周围百姓的住房位在东、西北三方,寺内香火鼎盛时,每日耳闻钟声不断,遂以三耳累成“聂”字,而南方一道河水绕流而过,加在“聂”旁遂成“滠”字,其含意为一水三耳,水眼被塞,从此众耳不复闻钟声响,因此把前人所造的“塞口”改为“滠口”,一直延用至今。武汉民间传说、故事-黄陂卷地名篇(地名、地方传说)
名称历史
古为南北交通要津。南北朝时,群雄多战于此地。明清时代,曾在此设巡检司,也是当时较大的邮铺和驿站。明朝洪武年(1369)属黄州府黄安县礼教乡,清朝同治十年(1871)属汉阳府黄陂县礼教乡,1933年属黄陂县三区,1937年属黄陂县四区祁家湾区域,1945年黄陂县滠口乡(进化乡),1949年所辖地段先后属黄陂县横店区、滠口区,1951年5月滠口区划入武汉市,1952年复归黄陂县横店区,1952年属黄陂第十七区,1956年并入黄陂第十二区(东风人民公社和横店区),1958年区改公社,隶属于东风人民公社。1960年恢复区社建制,仍属横店区。1969年为滠口人民公社管辖,1984年为滠口区,1986为滠口镇,1999为滠口街道。至2018年12月31日,隶属关系未变更。
热门文章
铁边城镇
十团
得荣县
大河塔镇
福宝镇
乌兰察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