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板桥镇
拼音
Bǎnqiáo Zhèn
类别
乡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湖北省
所在城市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所在区县
恩施市
名称含义
板桥:指政府机关驻地集镇名,意为木制桥梁,木板铺就,架水而过,地通坦途。
名称起源
该镇政府机关驻板桥镇集镇,故名板桥镇。该地200多年前,板桥镇西北边的青龙河上(青岩湾峡谷处)建有一座木制桥梁,清同治年间(1862-1874),集镇街道的南边宽沟上又建一木制桥梁,因两木桥均为木板铺就,故名板桥,沿用至今。清同治版《恩施县志》记为“板桥”。
名称历史
清康熙至雍正年间(1662-1735)“湖广填川”,张、刘、李姓等家族携其家眷一路辗转,经宜昌、奉节来到板桥鄢家湾、大坪、刘家湾、蒿坝等地挽草为记拓疆开土,相继又有众多家族到大木、滥池、新田、大山顶等地繁衍生息。清晚期属恩施县都亭里二甲。 民国初袭里甲制,民国十六年(1927)属恩施县第四区板桥联保,辖8个半保;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第四西乡区(屯堡)板桥乡,辖8个半保;民国二十九年(1940)裁区建乡,属板桥乡(乙等乡)。 1949年11月设板桥镇,属屯堡区;1952年改设新田、板桥、滥池、让水、青龙、龙洞、大木、黑湾8个乡,属第十二区(沐贡区);1956年小乡并大乡,合并为板桥、滥池、新田、大木4个乡,属第十二区(沐贡区)。 1958年为板桥、滥池、新田、大木4个管理区,属沐抚人民公社;1961年5月恢复沐抚区,为板桥、滥池、新田、大木4个公社,属沐抚区;1968年为板桥、滥池、新田、大木4个公社革命委员会,属沐抚区革命委员会;1975年撤区并社,分设板桥公社和大山顶公社,下辖板桥、滥池、新田、大木管理区和麻柳淌、提厂管理区。 1984年6月撤社并区,两个公社合并为板桥区,下辖麻柳淌、提厂、穿洞子、大木、新田、让水等乡和板桥镇、大山顶药材场(让水乡于1984年12月合并到板桥镇,大山顶药材场于1985年收归市林特局,1992年麻柳淌乡合并到提厂乡);1996年12月改设为板桥镇(建制镇),下辖提厂、穿洞、大木、新田、板桥5个管理区。 2001年1月,原沐抚乡前山管理区划入板桥镇,其时,板桥镇撤销管理区,设板桥、大木、穿洞、提厂、新田、前山6个工作站,辖18个村(增加前山工作站安坪、三家坪、新开塆3个村)。 2002年撤销工作站,调整原有行政区划即小村并大村,组建5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即提厂村、穿洞村、大木村、新田村、前山村、板桥居委会。 2003年为板桥镇,下辖穿洞村、大木村、新田村、前山村、板桥社区、大山顶村(原提厂村)。
热门文章
郑旺镇
安石镇
涛城镇
蒲北街道
渌井镇
苏甲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