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县

名称

成县

拼音

Chéng Xiàn

类别

县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甘肃省

所在城市

陇南市

所在区县

成县

名称含义

据《四库全书》记载:“黄帝所生,伏羲之宇,兵刃不至,利以居止。伏羲都(降)于成”。“成”代表黄帝。又据《国语·晋语》载“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以“成”名州,取帝业有成之意。明初改成州为县,取名成县。成县专名之“成”字含义有二:一是取“成功”、“成就”、“成熟”吉祥义;二是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气候温和湿润,土壤肥沃,五谷丰登,有“种啥成啥”之义。

名称起源

西魏废帝元钦二年(553),改南秦州为成州,初置同谷县。唐、宋、元属成州,明洪武十年(1377),改州为县,始称成县,隶陕西承宣布政司之巩昌府。

名称历史

成县古属雍州。春秋时期为白马氐国,秦汉称下辨道,东汉复称下辨,为武都郡治所,三国魏晋因之,下辨仍为武都郡治所。北魏置白石县,治今城关镇,为广业郡治。西魏废帝三年(554),改南秦州为成州,初置同谷县。唐、宋、元属成州。明洪武十年(1377),改州为县,始称成县,明直隶陕西承宣布政司之巩昌府。清雍正七年(1729),改属阶州直隶州。1912年,成县隶巩秦阶道。1913年,成县属陇南道。1935年,成县划属第四行政督察区。1944年,成县改属第八行政督察区。全县辖五镇八乡。1947年,以汪川镇入属徽县。至此,全县辖4镇8乡。1949年12月2日,成县全境解放,成县属武都专员分署。1955年10月,成县、西和、礼县划归天水专区。1958年7月15日,成县、徽县、两当三县合并,是为徽成县,属天水专员公署。1961年12月30日,撤销徽成县,恢复成县、徽县、两当县建制,成县恢复武都专员公署。1968年8月20日,成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全县为22个公社。1985年5月14日,武都专区更名为陇南地区,成县随属陇南地区。2004年12月,陇南地区撤地设市,始置陇南市,成县归陇南市辖。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