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嵊山镇
拼音
Shèngshān Zhèn
类别
乡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浙江省
所在城市
舟山市
所在区县
嵊泗县
名称含义
由尽山方言音歧化而来。
名称起源
“嵊山”之名,始于咸丰至同治年间。清同治《外海水师图》载,为尽山谐音的异写。1924年《崇明县志》卷二:“陈钱山。亦名嵊山,又名尽山,言诸岛至此尽也。”1947年《江苏外海诸岛纪》:“外海山岛户口,繁衍之始,在嵊山可假定为咸同。”
名称历史
古名神前山、陈钱山、尽山等。宋乾道《四明图经》卷七“昌国县”载为“神前(山)”。宋宝庆《四明志》卷二十《昌国县志》:“东北五潮到神前、壁下,与海州分界。”元大德《昌国州图志》卷二有“神前岙”记载。元至元《四明续志》卷七:“神前沙岸,坐属蓬五都。被林巡检占据,于同知任内追还复业。”明嘉靖《筹海图编》卷一“直隶沿海山沙图二”载为“陈钱山”。陈钱,为神前的谐音异写。明天启《舟山志》:“陈钱,一名神前。”昔为东亚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元方回《孔端卿东征集序》:“乃知辛巳六月,君从军,发四明。自神前山放洋,三日而至耽罗,又三日而至日本海口,泊竹岛”。明《两种海道针经》有“尽山往长崎”航线:“尽山往长岐,北风用单寅十五更、艮寅九更取五岛。单寅五更收入,可也”。”明代为江、浙两省抗倭前哨。嘉靖《筹海图编》卷十二上:“……海中陈钱、大衢、马迹、洋山诸岛,为倭贼南犯必由之路……其陈钱山为浙、直分路之始,所宜更番共守。”清代称尽山。清康熙《定海县志》卷二《环海图记》:“陈钱者即中国诸山尽处,俗呼为尽山。”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九月,江浙两省官员勘定嵊山等海岛归属,并于小洋山岛树“勘定尽山界碑”。1934年建嵊山镇。1949年,国民党政府从大陆败退,嵊山岛成为嵊泗县政府和江苏省政府驻地。1950年7月8日解放,11月建嵊山镇人民政府,同时设嵊山区公所。1953年6月,随嵊泗县划归浙江省舟山专区。1956年撤销嵊山区公所。1958年改为嵊泗人民公社嵊山生产大队,1962年建嵊山人民公社。1966年,复置嵊山镇。1985年冬,浪岗山列岛从枸杞乡划归嵊山镇管辖。2001年1月,撤销壁下乡,并入嵊山镇。
热门文章
平凤乡
韩麻营镇
玉尔其乡
高新街道
泾川县
太阳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