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后山镇

拼音

Hòushān Zhèn

类别

乡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重庆市

所在区县

万州区

名称含义

因其地在清代属大周里后三甲,简称“后三甲”,“后山”系“后三”之谐音,故名。

名称起源

1992年10月,后山乡与桥亭乡合并组建后山镇,清代为万县大周里后三甲,因“后三”谐音为后山而得名。

名称历史

夏属梁州,商周时期属庸国境域,春秋战国时期先后为巴国、楚国辖地。秦、西汉属朐忍县。东汉建安二十一年(216)析朐忍县,设置羊渠县(取“羊飞山下有盐渠”之意)。南朝宋至西魏属新浦县。北宋省新浦县后属开江县。元省开江县入开州后改属万州。明降万州为县后属万县。清代为万县大周里后三甲,清宣统二年(1910),万县划分自治区域时隶属中和镇。1927年万县改组乡镇后仍属中和镇(驻地余家场)。1929年置后三乡、桥亭乡。1931年合并为大后三镇。1935年改名后三镇。1941年分设为后三乡、桥亭乡。1953年2月,后三乡改名后山乡。1958年11月乡改为公社。1984年4月公社改为乡。1992年10月,后山乡与桥亭乡合并组建后山镇。1997年,重庆成为中央直辖市,撤销万县市,设为万县区,后山镇隶属重庆市万县区。1998年10月析置桥亭乡。2004年7月,撤销桥亭乡,其辖区并入后山镇,沿用至今。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