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丝城镇

名称

九丝城镇

拼音

Jiǔsīchéng Zhèn

类别

乡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四川省

所在城市

宜宾市

所在区县

兴文县

名称含义

九丝城,古代僰人的王城名称。

名称起源

以境内著名僰人古寨遗址九丝城得名。

名称历史

九丝城镇历史悠久。唐时属纳州。唐代仪凤二年(677)设置羁縻晏州都掌县地,隶剑南道泸州都督府。元代为戎州山都六乡之红岩乡地,由马湖路飞领,至明一直为僰人聚居地。明万历元年(1573)征剿僰人,明军攻占山都六乡,次年(1574)取“偃武修文”之意,改戎县为兴文县,于九丝城境内建内官寨建武城。1659年入清版图,沿明旧制。宣统元年(1909)为“安边治匪”,兴文县治所移驻建武城。民国元年(1912)又迁回兴文(今僰王山镇)。民国二十四年(1935)实行联保制,今九丝城镇境内改置建武(原武宁乡)、双河(原文印乡)、簸峡(原居杭乡之部分)3个联保。民国二十九年(1940)复改联保为乡,分别改置为建武乡、双河乡和簸峡乡。新中国成立后沿用,隶宜宾专区兴文县。1950年兴文县设3个区公所,建武乡、双河乡属第二区,建武为第二区治所,簸峡乡属第三区(驻仙峰)。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境内建武、双河、簸峡分别建为建武公社、双河公社和簸峡公社。1962年,从簸峡乡析出原德胜乡地域成立德胜公社。1981 年双河公社更名文印公社。1984年改公社为乡,时属建武区。1992年9月撤区并乡建镇,将原建武、 德胜、簸峡3乡合并设立九丝城镇。 2006年6月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撤销文印乡,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九丝城镇。2019年8月24日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毓秀苗族乡,所属行政区域划归九丝城镇,属兴文县辖。现下辖僰城社区一个城镇社区,九丝村、文印村、建武村、坪山村、文山村、新丰村、簸峡村、红胜堰村、新合村、和新村、惠源村、鲵源村、胜利村、迎春村共14个行政村,地名沿用至今。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