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八宝镇

拼音

Bābǎo Zhèn

类别

乡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湖北省

所在城市

荆州市

所在区县

松滋市

名称含义

“八宝”指此地盛产的八种农作物,如棉花、油菜等;“镇”指乡级行政区,由县管辖的基层行政单位。

名称起源

以辖区内盛产农作物及其数量综合命名。此地以前盛产棉花、油菜等八种农作物。

名称历史

据历史记载,明洪武二十七年(1395)此人地已有人烟,并有零星棉花种植。1825年测得洞庭湖为6000平方千米,八宝就在其上游顶端。1870年清镇同治九年,老城黄家铺(今大口)溃堤,形成松滋河东西两支,勾划成如今八宝的轮廓。1885年,人民为了生存,开始围筑小院。1903(清光绪二十九年)绅民唐协卿、庹祥庭等倡修三合院,把长寿漕以西小院连为一体。1904年胡听轩、周厚本等倡修长寿坑,用了十年时间才将长寿漕以东13个小垸连修合并而成。1919年甘兰庭、唐协卿、庹鼎臣、钟寿全、高幼龙等倡修八宝院,通力合作将三合垸、长寿垸合二为一,到1926年下南官合拢,才形成了现在的八宝垸。1912年松滋划为9个乡,不久又分为10个乡,八宝时为泽国西乡。1925年(民国十四年),松滋县行政区划改为十区140个保,八宝泽国西乡改为第十区(亦为第十乡)下设8个保。此区划既是团防设置,又是行政区划。此后,人们俗称“八保境”。1941年(民国三十年)11月8日,松滋实行“新县制”废联保、设乡镇。全县划为33个乡1个镇,663保。八保设镇天、杨林湖、观禹三个乡52个保。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1月15日,全县并保裁乡,精简机构,改划为19乡一镇259保。八保以长寿河为界,撤销原三个乡改为长寿乡、永安乡两个乡。1949年7月22日全县建政划为5区下辖20个乡(镇),八保长寿乡隶属沙道观区,永安乡隶属新江口区管辖。1950年12月,八保长寿、永安两乡合并为松滋县第二区,下设23个乡。后改为大路口区、第二指导组、大路口指导组。1958年2月为八保垸工作组。1958年9月12日,八保在全县第一个成立人民公社,将八保的“保”字改为“宝”更名为八宝人民公社。1961年5月为八宝区;1987年10月为八宝乡;1995年5月22日省民政厅批准八宝撤乡建镇,1995年12月18日八宝举行了隆重的撤乡建镇庆祝典礼,正式成为八宝镇至今,隶属松滋市(县)管辖。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