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县

名称

宁陕县

拼音

Níngshǎn Xiàn

类别

县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陕西省

所在城市

安康市

所在区县

宁陕县

名称含义

古称五谷关、五郎厅。唐代此地有“五谷关”之称。清嘉庆五年(1800),在五郎关之关口筑城建镇(宁陕新城),并赐名宁陕镇,即“镇守五郎关口,安宁陕西之意”。

名称起源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嘉庆仁宗帝赐名为宁陕镇。嘉庆五年(1800),五郎厅改名宁陕厅。1913年,以宁陕厅置宁陕县。

名称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县境北属秦,南属楚。秦代北属中央直辖地——内史杜县,南属汉中郡南郑。西汉北属右扶风盩厔及京兆尹杜陵,南属益州刺史部汉中郡西城(今安康)、旬阳二县。东汉北属司隶校尉部鄂县,西南属城固安阳县(今洋县东北)。魏时北属扶风郡杜县,南属汉中郡。晋孝武帝太元七年(382)北属司隶校尉部长安县,南属梁州汉中郡及魏兴郡(今安康)。南朝宋大明八年(464),北属北魏雍州,南属梁州晋昌郡(今石泉西南)。齐建武四年(497),北属北魏雍州盩厔县,南属安康郡安康县(今石泉南)。梁中大同元年(546)北属北魏雍州长安县,南属东粱州安康郡。北朝北周建德元年(572),北属恒州周南郡,南属洋州傥城郡及直州安康郡。隋大业八年(612),北属京兆郡长安、始平(今周至东北)二县,南属西城郡石泉县。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北属京畿道盩厔、鄂县,南属山南东道金州石泉县及山南西道洋州黄金县。五代十国争战频繁,统属复杂;至后唐清泰元年(934),北属京兆府,南属金州。北宋政和元年(1111),北属永兴军路鄂县,南属京西南路金州石泉县,西属洋州真符县。南宋嘉定元年(1208),北属金京兆府路鄂县,南属利州石泉县。元末明初,因禁流民,今县境内绝少居民。明正德十六年(1521),在今县境内置柴家关、五郎坝巡检司。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析长安、盩厔、洋县、石泉、镇安5县地置五郎厅,直隶于省。嘉庆五年(1800),五郎厅改名宁陕厅,先隶省,再属汉中府,后属兴安府。嘉庆十一年(1806),宁陕兵变,厅署被毁。十三年(1808),厅署迁驻宁陕营总兵署内(今关口新城)。十八年(1813),迁回老城。1913年,以宁陕厅置宁陕县,隶陕西省汉中道。1933年,直隶于省。1936年,隶属陕西省第五行政督察区。1949年12月,属陕南行政公署安康分区。1950年5月,属安康专区。1958年12月,宁陕县并入石泉县。1961年9月,恢复宁陕县建制。1969年,隶属安康地区。2000年6月,宁陕县隶属安康市。

宁陕县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