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载县

名称

万载县

拼音

Wànzǎi Xiàn

类别

县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江西省

所在城市

宜春市

所在区县

万载县

名称含义

五代杨吴顺义元年(924),拆高安县进城、康乐、高侯、万载四场设万载县,仍属洪州,取万载场的“万载”二字为县名。

名称起源

因传承历史得名。五代吴杨天祐年间(904—908),吴王分高安县的万载乡设万载场。顺义元年(924),拆高安县进城、康乐、高侯、万载四场设万载县。

名称历史

春秋时属吴。战国时先属越,后属楚。秦时属九江郡。汉高祖六年(前201),设豫章郡,属建城县地。西汉末年,改豫章郡为九江郡,建城县改称多聚县,属多聚县地。东汉建武元年(25),恢复豫章郡,复设建城县,仍属建城县。东汉灵帝中平年间(184—189),划建城县一部分地设上蔡县,属上蔡县地。孙吴黄武年间(222—229),上蔡县划出部分域地设阳乐县,县治罗城,设县自此开始。西晋太康元年(280),阳乐县更名康乐县。隋开皇九年(589),康乐县并入建城县,属洪州。隋大业二年(606),废州复郡,仍属豫章郡建城县。唐武德五年(622),改郡为州,设靖州,复设阳乐县,县治由罗城迁至龙山下(今康乐街道)。七年(624),州名更迭,初为米州,后改筠州,阳乐县隶属筠州。八年(625),筠州并入洪州,阳乐县并入高安县,属洪州。五代吴杨天祐年间(904—908),吴王分高安县的万载乡设万载场,属洪州。杨吴顺义元年(924),拆高安县进城、康乐、高侯、万载四场设万载县,仍属洪州,取万载场的“万载”二字为县名。南唐保十八年(952),分洪州复设筠州,隶筠州。北宋太祖开宝八年(975),万载县划归袁州。徽宗宣和三年(1121),万载县更名建城县,仍属袁州。高宗绍兴元年(1131),复名万载县,隶属未变。元世祖十九年(1282),改州为路,隶袁州路,属江西行省。明洪武二年(1369),改路为府,仍隶袁州府。清代沿明制,仍隶袁州府。1912年,万载县属江西军政府管辖。1914年,全省划为四道,属庐陵道。1926年,废道,县直属省辖。1932年,属第八行政区。1935年,属第二行政区。1949年7月21日,万载县人民政府成立,属袁州分区,全县设6个区。1952年9月,改属南昌专区。1959年1月,改属宜春专区。1968年2月,宜春专区改称宜春地区,属宜春地区。2000年,宜春地区改设宜春市,属宜春市。

万载县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