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巷街道

名称

柳巷街道

拼音

Liǔxiàng Jiēdào

类别

乡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山西省

所在城市

太原市

所在区县

迎泽区

名称含义

以辖区内有古老繁华的街巷——柳巷而得名,寓意绿柳成荫,凉爽惬意的街巷。

名称起源

1978年12月27日,太原市革命委员会并革发〔1978〕226号文通知,将南、北城、河西区所属32个城市人民公社,更名为街道办事处。1979年1月1日正式实施,其中涉及将柳巷人民公社更名为柳巷街道办事处。 相传,明朝皇帝的开创者朱元璋,在北伐灭元的战争中,挥戈直指元军的军事要塞——太原。驻扎太原的元军,凭借太原城高池深的地理优势,以逸待劳,垂死固守。明西征大将军常遇春,为了解守敌详情,遂化装成樵夫,混进太原城卧底。不料,事不机密,常遇春的行迹被元军探子探得 。当他刚刚穿过太原城东门外的桥头街,混进朝曦门时,就被元军伏兵四面包抄。常大将军急迫之中,杀开一条血路,拐入城墙根下的一条小巷,钻进巷北的一个破旧小院。这所残颓的小院里,只住着一位年愈花甲的孤寡老妇人柳氏。她的丈夫早年被元兵残杀,儿子又被元军抓夫,一去不归。她恨透了元朝统治者。她见这位樵夫被元兵追杀,同情之心油然而生,便把常遇春藏进了后院的柴垛中。追兵闯入院中搜寻,柳氏装聋作哑,将他们哄走。常大将军获救后,深谢老人救命之恩。临别时,他顺手摘下院中树上的一根柳枝,交给柳氏说:“老妈妈,这里不久要打仗了。为不使您老再遭战火,请把它插在街门上,明朝大军见到柳枝后,便会尽心保护。”不过几日,明军果然攻入太原。柳氏眼见战火即起,唯恐街坊四邻难逃战劫,遂走家串户,告诉众邻,各取柳枝插于门首。由于常遇春探清了城中敌情,安排了内应与明军里应外合,迅速攻占太原城。攻入城中的明军士兵,按常大将军的命令,看到门上插有柳枝的院子,便格外小心保护,秋毫无犯。战后,众街坊为了感谢柳氏,也为了纪念太原的光复,便把门首的柳枝,植入门前街畔。随着时光的推移,柳枝长成了柳树,这条不起眼的小巷,绿柳成荫,枝条烟娜,凉爽惬意,故名柳巷。

名称历史

明清时期为太原府城中心主要商业区。民国属太原市内一区、内二区。1949年属第一、二区。1950年属第一区。1954年属南城区。1960年属柳巷公社。1961年属南城区,设柳巷城市人民公社。1979年设柳巷街道。1997年属迎泽区,并沿用至今。

柳巷街道

柳巷街道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