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郭家堡乡
拼音
Guōjiābǔ Xiāng
类别
乡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山西省
所在城市
晋中市
所在区县
榆次区
名称含义
据太谷县大郭村明嘉靖八年(1529)郭氏家谱记载:明洪武三年(1370)从平阳府洪洞县迁居到古太原并州阳邑县(今太谷县)仁义乡(今任村乡)西薄都十甲一户郭姓人家,老大郭秀实定居大郭村。明洪武八年(1376)老二郭子实落户榆次郝家堡(今郭家堡)。明建文元年(1399),老三郭皇实落户榆次凿台里(今郭村)。还有一说是:老二郭子实是从榆次南关迁居到郭家堡的,但无确切记载。迁居来的郭氏家族人丁兴旺,人才辈出,逐渐成为村中望族。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由郭广、郭相、郭瑞等取土于十多里外的王胡村一带,建筑郭家堡堡墙,该堡周长三里许,东西有阁门。此家族还捐资修建榆次城隍庙显佑祠、龙科福兴庵(碑文记载此庵功德主之一为南关第二都义官郭志宁)、太原天龙山、中郝长庆寺、上营灵真观等,并督建南关泰山庙等,其影响素著、声名远播。约明朝后期,更名为郭家堡。
名称起源
因政府驻地郭家堡村得名。
名称历史
古代境内设有龙门、来暮、三徙3乡,其中龙门乡辖王湖、聂村一带;来暮乡辖源涡一带;三徙乡辖王村、荣村一带。元至正四年(1344年),南关设普润坊(南关东)、德惠坊(南关南)、市利坊(南关西)3坊。明清时期,辖区范围内南关设一、二、三、四个领都,其他区域设源涡都、王湖一都、王湖二都、龙田都、左付都、秋村都、使张都、使赵都、西荣都,分别隶属领都在城二都、在城四都、在城五都、南关二都、南关三都。1919年为第一区,直属榆次县。1948年,榆次属第八区,区政府驻西聂村。19设7个乡。其六堡、使赵、近城3乡,上属第三区;东聂乡属第四区;南关、源涡、王胡3乡属城关区。1949 年,属榆次县第一区。1953 年,设郭家堡乡。1953年10月区政府改为区公所。1954年,撤销区建置,城关区及东关、王胡、源涡3乡划归榆次市。1956年5月,县辖东聂乡和市辖源涡乡以及白草坡村并入王胡乡,六堡村划入使赵乡,属榆次市。1958年9月撤乡建制,成立市区人民公社,机关驻新集街,上属榆次市。1959年5月,成立郊区人民公社。1964年苏家庄划出,归山庄头公社管辖,至此共辖24个大队。1965年人民公社机关迁驻郭家堡。1971年7月榆次市、县分设,属榆次市。1983年8月郊区人民公社更名为郭家堡人民公社。1984年2月,撤销公郭家堡人民公社改郭家堡乡。2000年1月属榆次区。
热门文章
企沙镇
涪西镇
马岭镇
城西街道
罗村镇
宋村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