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好区

名称

友好区

拼音

Yǒuhǎo Qū

类别

县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黑龙江省

所在城市

伊春市

所在区县

友好区

名称含义

纪念中苏两国和平友好之意。

名称起源

友好区名称源于友好林业局名称。1953年该地区林业局建局之际,正值《中苏友好同盟互相条约》签订三周年纪念日,故名友好林业局。

名称历史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居民逐渐增多,形成 了自然村落。1936年,东北抗联三.六军在半拉青山一带建立了后方军事营地。1938年,日本滨井众志公司进入双子河西岸,开始对林木资源进行掠夺式采伐。1943年,伪汤原县在对山农场处设山林警察大队。1948年春,南岔林务局在双子河建第五作业所。1951年6月6日,成立双子河森林工业机械化分局,后改为森林工业分局。1953年1月18 日,建立过岭河森林工业分局,后改为友好森林工业分局。 1958年,森工与营林合并后改为林业局,并成立了双子河区,隶属伊春市。1964年8月,设立友好区,隶属伊春特区管辖。1967年隶属伊春市。1969年11月18日,双子河区并入友好区。1970年隶属伊春地区。1979年隶属伊春市。2019年6月29日,撤销伊春市上甘岭区、友好区,以原友好区、上甘岭区行政区划范围建立新的友好区,隶属伊春市,名称沿用至今。

友好区

友好区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