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衙镇

名称

相衙镇

拼音

Xiàngyá Zhèn

类别

乡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山东省

所在城市

德州市

所在区县

宁津县

名称含义

因镇政府驻相衙镇村而得名。

名称起源

因驻地村名而得名。相衙镇村的地名来历有三种说法,一说相衙镇古称长象牙村,系喂象的象园子,清朝取其谐音改为今名,文革期间曾改名为向阳镇。另外一种说法元末宰相撒敦的后人在元朝灭亡后,居于此地,故名相衙镇。第三种说法按古制封建诸王,必立相为辅,如碑有鲁相,又如张衡为河间相,董仲舒为江都王相,其定例也,岂宁津四王独无相乎?既有相,则居必有衙。自唐朝以来,凡官府所治皆曰衙,此其相所居之衙耳。故即取名“相衙”,简称之为“衙里”,本村自古有二七大集,一直到现在。

名称历史

1958年1月,全县区划调整,增设8个乡,始置相衙镇乡。同年9月,实行政社合一,改称相衙镇公社。1984年3月,实行政社分开,又称相衙镇乡。1993年与道口乡合并,设相衙镇。

相衙镇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