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陵区

名称

召陵区

拼音

Shàolíng Qū

类别

县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河南省

所在城市

漯河市

所在区县

召陵区

名称含义

西周初,召公姬奭东征,伐淮夷,曾以此为都城,且此地为高陵,名召陵。战国魏建召(音zhào)陵邑,“召”为封号,意为听从、召唤,“陵”为地形,大而隆起者(大土山),取意“号召天下之高地”得名。西晋时为避司马昭讳改为邵(音Shào)陵。南北朝复为召(音Shào)陵。

名称起源

2004年,设立召陵区。因古召陵邑而得名。

名称历史

夏为古郾子国。西周属胡国,召公姬奭东征,伐淮夷,曾以此为都城。春秋分属楚国、蔡国。战国时魏国始建召(音zhào)陵邑。秦改召陵县,属陈郡。汉属汝南郡。东汉建武三年(27),析召陵县置征羌县,属汝南郡。三国属魏。西晋时为避司马昭讳改为邵(音Shào)陵。属颍川郡。南北朝复为召(音Shào)陵。南朝宋置南颍川郡,治召陵县奇硕城(今漯河老寨附近),辖召陵、临颍、曲阳3县。北魏为颍川郡召陵县。隋开皇五年(585),置郾城县,召陵县划入。唐武德四年(621),置道州,复召陵县。贞观元年(627),划召陵县入郾城县,属豫州(后改为蔡州)。1929年,属东北区。1948年,属豫皖苏五专区,同年12月划入郾城县。1958年,建召陵公社。1984年,改为召陵乡。1994年,撤乡建镇。2004年,撤销郾城县,分设召陵、郾城2个区。

召陵区

召陵区

召陵区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