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回族自治州

名称

临夏回族自治州

拼音

Línxià Huízú Zìzhìzhōu

类别

地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甘肃省

所在区县

临夏回族自治州

名称含义

该区域为以回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1956年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同年11月成立临夏回族自治州,故得名。

名称起源

因州政府驻地临近大夏河而得名,简称临夏。古称河州,因黄河而得名。

名称历史

临夏历史悠久,是远古人类生息繁衍地之一,五千年前就有先民居住生活。夏、商、周时期,已有部落。两千年前秦汉王朝时期秦灭罕羌候,置枹罕县。前凉太元二十一年(344),张骏分凉州东界兴晋、大夏、永晋、武城、金城、武始六郡为河州。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改置枹罕镇。西魏大统元年(535),复置河州。天宝元年(742),改河州为安乡郡。宋初复为河州。明清仍设河州。1913年,府、州制废,改置为导河县,属甘肃省兰山道。1927年,废道改区,属兰山区。1928年,更名临夏县。1934年,设临夏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治临夏县(今临夏市)。1936年,改为甘肃省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37年,裁撤临夏警备司令部,改称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公署。1949年8月22日,临夏解放。同年设临夏专区,专署驻临夏县,辖临夏、和政、夏河、宁定、永靖、康乐、洮沙、临洮8县。1950年,由临夏县城区设临夏市,专署驻临夏市。撤销洮沙县,并入临洮县,并将临洮县划归定西专区。由临夏、和政、宁定、永靖4县部分地区设立东乡自治区。原岷县专区所属临潭县划入临夏专区。辖1市、6县、1自治区。1952年临潭县驻地迁至旧城。1953年,临夏市改为省辖市。宁定县改设广通回族自治区,将临潭县划归甘南藏族自治州,东乡自治区改为东乡族自治区。临夏专区辖5县、2自治区。1955年,广通回族自治区改设广通回族自治县,东乡族自治区改设东乡族自治县。临夏专区辖4县、2自治县。1956年,撤销临夏专区,设立临夏回族自治州,自治州人民委员会驻临夏市,将临夏市和临夏、和政、永靖、康乐4县及东乡族自治县、广通回族自治县划归临夏回族自治州,广通回族自治县遂改设为广通县,辖1市、5县、1自治县。1956年11月19日,临夏回族自治州成立。

临夏回族自治州

临夏回族自治州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