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区

名称

天心区

拼音

Tiānxīn Qū

类别

县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湖南省

所在城市

长沙市

所在区县

天心区

名称含义

“天心”指天心阁。是古城长沙的标志,位于天心公园内,是一座古香古色立于古城墙上的楼阁。天心阁原名“天星阁”,其名源于明代盛传的“星野”之说,按星宿分野,“天星阁”因正对应天上“长沙星”而得名。

名称起源

1996年7月10日,撤销南区,设立天心区。因辖区内天心阁而得名。

名称历史

据南区志记载:秦统一中国后,分天下为36个郡,南区位于长沙郡的临湘县。汉长沙王吴芮,建长沙国,立都临湘。此后三国六朝仍旧。隋文帝杨坚开皇九年(589),改临湘县为长沙县。宋元符元年(1098),从长沙县析出五个乡及湘潭县两个乡,置善化县,驻地鸡公坡(今县正街)。清初善化县分为四乡、五坊厢。南区处在上、下厢。乾隆年间城内设坊,辖十四个铺。南区为十三、十四铺。光绪时期,铺改都。南区为一、八都。辛亥革命胜利后,裁善化县合入长沙县,隶属长沙府,南区为长沙县的城南镇。1934年,长沙市划为4个区,按东南西北顺序命名为一、二、三、四区,该区在南为二区。1938年,撤区设黄道镇、礼贤镇、天心镇。1939年,裁撤黄道镇、礼贤镇、天心镇合并为城南镇,属长沙县。1942年,属长沙市。1944年,撤城南镇改城南区。1955年,城南区改名南区。1960年4月,撤销南区,成立长沙市妙高峰人民公社。1961年9月,复置南区。1996年,南区更名为天心区。

天心区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