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化镇

名称

昌化镇

拼音

Chānghuà Zhèn

类别

乡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浙江省

所在城市

杭州市

所在区县

临安区

名称含义

镇域原为昌化县治,镇沿用县名。昌化之名,最早源于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吴越纳土归宋,四年(979)改吴昌县为昌化县,取吴昌地归化之义。

名称起源

1961年,从昌化公社分建昌化镇。

名称历史

唐至五代称县城。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属昌化县永丰乡。元朝设都,以乡管都,称永丰乡一、二都。明初沿袭元制,仍为永丰乡一、二都,后撤二都并入三都。清初乡名依旧。清雍正七年(1729)通行庄法,为永丰乡一都和三都的一部分,都下设庄。至清宣统二年(1910)乡、都名称依旧。民国初期称昌化城。1928年更名昌城镇。1932年境内设昌城镇、白牛镇和七里、万安、太平、紫源、孙沈、盛村、高堰、黄柏、西晚、后营、后葛、大南、三合、朱平乡。1935年朱平乡并入昌城镇,七里乡并入白牛镇,太平、紫源、孙沈乡合并为太源乡,盛村、高堰、黄柏乡合并为虞溪乡,西晚、后营、后葛、万安乡合并为安营乡和三合乡的一部分。1938年改昌城镇为武隆镇,改白牛镇为白山乡,大南乡并入武隆镇,虞溪乡、太源乡合并为紫云乡,安营乡并入武隆镇。1945年统称武隆镇、石坎乡至解放。解放初镇名依旧。1950年7月划乡建政,境内建武隆镇、石坎、转革、白牛乡,属昌城区。1953年5月武隆乡改称武隆镇。1956年2月转革乡并入白牛乡。1958年10月由武隆镇和石坎、白牛、龙岗、新溪乡合并建立昌城人民公社,武隆为管理区。1959年7月从昌城公社分建武隆镇,1960年5月复并昌城公社。同年11月改昌城公社为昌化公社,属临安县。1961年9月从昌化公社分建昌化镇和昌化、白牛、龙岗、新溪公社。1962年改昌化公社为武隆公社。1969年1月昌化镇并入武隆公社。1970年4月白牛并入武隆公社,同年12月恢复白牛公社。1973年6月复建昌化镇。1984年4月改公社为乡,境内分昌化镇和武隆、白牛乡。同年12月底撤销武隆乡建制,并入昌化镇。1987年4月河桥乡的永进、朱白村和龙岗镇的石坦村划归昌化镇。1992年5月白牛乡并入。2008年1月,龙岗镇上营村划归昌化镇。2017年7月,国务院批准临安撤市设区,昌化镇仍属于临安区。

昌化镇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