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怀宁县
拼音
Huáiníng Xiàn
类别
县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安徽省
所在城市
安庆市
所在区县
怀宁县
名称含义
因东晋义熙年间,桓玄之乱被平定后,废皖县,设怀宁县,寓意“安抚平宁”,故名。
名称起源
因寓意而得名。
名称历史
东晋安帝义熙年间(405),刘裕平桓玄之乱后,分庐江郡置晋熙郡及怀宁县于皖县故地,怀宁县属晋熙郡;南北朝宋武帝割扬州大江以西为豫州,晋熙郡怀宁县属豫州;南齐沿宋制,怀宁县属豫州晋熙郡;其后分属梁之晋州、北齐之江州及陈之熙州;隋初废郡置州,晋熙郡更名为熙州,怀宁县属熙州;大业三年(607),废州为郡,属同安郡;唐武德四年(621),同安郡更名为舒州,五年(622),分怀宁县为皖城、梅城、皖阳、安乐四县,属舒州;七年(624),仍恢复为怀宁县;九年(626),州郡屡经变更;天宝元年(742),改舒州为同安郡;至德二年(757),改同安郡为盛唐郡;乾元元年(758),改盛唐郡为舒州,怀宁县亦随改属之,隶归淮南道;五代十国时期仍为舒州,先属十国吴,后属十国南唐及后周;北宋前期仍属舒州同安郡;至道三年(997),属淮南路;熙宁五年(1072),属淮南西路;政和五年(1115),置德庆军,属德庆军;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改德庆军为安庆军;庆元元年(1195),升安庆军为安庆府,怀宁县属安庆府管辖,仍隶属淮南西路;元至元十四年(1277),安庆府更名为安庆路总管府,隶蕲黄宣慰司;二十三年(1286),置宣慰司,直属江南省;至治三年(1323),分西部清朝、玉照二乡置潜山县,至此,今怀宁县境大体已经确定;明初安庆路更名为宁江府;洪武六年(1373),宁江府更名为安庆府,怀宁县先后属之;清顺治二年(1645),属江南省安庆府;十八年(1661),属江南左布政使司安庆府;康熙六年(1667),改江南左布政使司为安徽布政使司;乾隆二十五年(1760),安徽布政使司自江宁移治安庆府,怀宁属安庆府;1912年,废府道,实行省、县两级制,怀宁县直属安徽省;1914-1928年,增置道级,实行省、道、县三级制,属安庆道;1928年8月,废除道级,直属安徽省;1932年,建立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属第一专区;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属安庆专区;建国初期,设皖北、皖南行署,属皖北行署;1952年7月,成立安徽省,属安徽省安庆专区;1970年,属安庆地区;1988年,安庆地区、安庆市合并成新的安庆市,属安庆市管辖,地名沿用至今。
热门文章
洛阳路街道
青堆子镇
孙埠镇
元龙镇
东山街道
贾庄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