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

名称

宜兴市

拼音

Yíxīng Shì

类别

县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江苏省

所在城市

无锡市

所在区县

宜兴市

名称含义

因晋代周玘(周处之子)三次兴义兵平定江南,得名“义兴”。宋太平兴国元年(976),为避皇帝赵光义讳,取“义者,宜也”之意,改名“宜兴”。

名称起源

1988年11月,撤县设市,命名为宜兴市。

名称历史

春秋时期属吴。周元王四年(前473)属越。周显王三十六年(前333)属楚。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属会稽郡(郡治在今苏州),次年,改荆邑为阳羡县。东汉顺帝永建四年(129),置吴郡(郡治今苏州),阳羡县属吴郡。三国吴宝鼎元年(266)改属吴兴郡。西晋惠帝太安二年至怀帝永嘉四年(303—310),周玘三兴义兵,平定江南地区,朝廷为表彰其功,置义兴郡。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废义兴郡,改称义兴县。唐高祖武德二年(619),改义兴县为鹅州,后又改为义兴县。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976),避赵光义讳,改义兴县为宜兴县。南宋德祐元年(1275),改宜兴县为南兴军。元至元十四年(1277),仍改为宜兴县;十五年,升为宜兴府。明洪武二年(1369),改为宜兴县。清雍正四年(1726),分为宜兴、荆溪两县,同属常州府。清宣统三年(1911),宜兴、荆溪县属镇常通海道。1912年,宜兴、荆溪两县合并,仍称宜兴县。1953年1月,属苏州专区。1956年2月,属镇江专区。1983年3月,宜兴县属无锡市。1988年11月宜兴撤县设市。

宜兴市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