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州区

名称

信州区

拼音

Xìnzhōu Qū

类别

县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江西省

所在城市

上饶市

所在区县

信州区

名称含义

因范围内地理实体名称及功能得名。“信”:指信江;“州”:为州、府治所在地;“信州”:位于信江上游,“以信美为郡,赐名信州”,唐、宋、元代历为州、府治所在地,故名。

名称起源

乾元元年(758),析饶州之弋阳县、衢州之常山、玉山及建、抚之地置信州。2000年,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上饶地区和县级上饶市,原县级上饶市改称上饶市信州区。

名称历史

夏为《禹贡》扬州之域,春秋时属楚,吴取楚地,属吴,越灭吴,属越,楚败越,复归楚。秦属九江郡余汗县。汉高帝六年(前201),隶豫章郡。东汉建安中(196-205),始置上饶县,属豫章郡。晋初并入葛阳县,隶鄱阳郡。晋末复置。隋开皇九年(589),又并入葛阳县,属饶州。十二年(592),废葛阳称弋阳。唐武德四年(621),复置上饶县。七年(624),省上饶入弋阳。乾元元年(758),析弋阳复置上饶县,隶于江南东道信州(当时“安史之乱”方兴未艾,李亨登基,改年号乾元,尊李隆基为太上皇,见此地“川原蔓远,宜设州防”,“以信美为郡”,故建城设置信州,此后历为州、府治所在地)。元至元十四年(1277),隶于江浙行省信州路。明太祖庚子年(1360),改信州路为广信府。洪武四年(1371),广信府隶于江西行省。清因之。1914年,上饶县隶于豫章道。1926年,直属于江西省。1932年,隶于第六行政区。1946年,为上饶县中山镇、西大镇。1947年,中山镇、西大镇合并称广平镇(今信州区)。1949年5月,将广平镇改称上饶市,隶于上饶专属。1950年5月,改市为镇。1951年2月,经政务院批准复称上饶市。1960年9月,上饶县、市合并为上饶市。1964年11月,恢复上饶县建制。1968年,易名为上饶市革命委员会。1981年,改称上饶市人民政府。1993年5月,上饶县沙溪镇、灵溪乡、朝阳乡、秦峰乡划入上饶市。2000年7月,撤市设区改称今名。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