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凉山彝族自治州
拼音
Liángshān Yízú Zìzhìzhōu
类别
地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四川省
所在区县
凉山彝族自治州
名称含义
凉山因“群峰嵯峨,四时多寒”,故名。新中国成立前,云南一带称凉山地区为“巴布凉山”“布”指代古时居住在此地的“濮人”(彝族人称他们“濮苏乌吾”)。另外,彝人自称凉山地区为“斯普古火”意思是森林茂密的高寒地区。在筹建凉山彝族自治区时,广泛征求群众,确定官方名称为“凉山”。
名称起源
1952年,析置凉山彝族自治区。1955年,更名凉山彝族自治州。以境内大凉山得名。
名称历史
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始建越嶲郡。以后蜀汉、唐初、元代历次省改,也多由彝族首领直接管辖,为凉山设土司制之始。明代改建昌卫,清代改为宁远府,治所均在西昌。1939年1月,划入西康省。1950年12月,建西昌专区。1952年4月,析西昌专区置凉山彝族自治区。首府驻昭觉县。1955年4月,更名凉山彝族自治州,并入四川省,辖昭觉、布拖、金阳、美姑、喜德、普雄等7县。1956年1月,置甘洛县,雷波、马边、峨边3县由乐山专区划属。越西县由西昌专区划属。1978年10月,撤销西昌地区,除米易、盐边2县划属渡口市外,其余各县并入凉山彝族自治州,改盐源彝族自治县名盐源县,自治州首府由昭觉迁西昌。2021年1月,会理撤县设市,全州辖17县(市)。
热门文章
铁桥镇
上屯镇
新陂镇
胜利街街道
南海街道
西湖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