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武陵镇
拼音
Wǔlíng Zhèn
类别
乡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重庆市
所在区县
万州区
名称含义
原名武宁,取”威武以宁斯邑“之意,后更名武陵时,寓意其地理位置位于长江河谷北岸山坡,故名。
名称起源
1984年6月,建武陵镇,因其地位于长江河谷北岸山坡,且方言中习惯将”宁“读为”陵“而得名。
名称历史
武陵在旧石器时代即有人类活动,春秋时期为“巴子故城”(《旧唐书》《大清一统志》等史书记载),是万州境内最早建城的地方,发掘多处古城遗址,出土大量文物。战国时期先后为巴国、楚国辖地。秦属巴郡朐忍县。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置巴郡临江县管辖。北周孝闵帝元年(557年)在此设置南都郡和阳源县(治巴子故城),北周建德四年(575年)改名怀德郡和武宁县(“取威武以宁斯地为名”)。隋开皇三年(583年),废怀德郡,武宁县隶属南州(后名万州)。唐武德二年(619年),析武宁县地置南宾郡(今石柱县)。明洪武四年(1371年),省武宁县入万州,设武宁巡检司。清乾隆时期,设武陵汛防水塘,武宁更名为武陵。清代属万县三正里二甲。清宣统二年(1910年),万县划分自治区域时设置武陵镇。1927年万县改组乡镇,保留武陵镇。 1929年分置为武陵镇和朝阳等3乡。1931年合并为三二镇。 1935年改名武陵乡。1938年更名武陵镇。1940年自武陵镇析置郭村乡。1949年改武陵镇为乡。1953年2月武陵乡分置为武陵镇、武陵乡。1953年7月自郭村乡分置鹿井乡、复龙乡,1955年12月撤消鹿井乡、复龙乡,大部并入郭村乡。1958年11月武陵乡改为公社。1961年新设石桥公社。1962年自郭村公社分置鹿井公社。1966年11月鹿井公社改名勤俭公社,1975年11月恢复原公社名称。1984年4月,武陵公社、鹿井公社、石桥公社分别改为武陵乡、鹿井乡、石桥乡。1984年6月,撤消武陵乡,其辖区并入武陵镇。1992年10月,撤消鹿井乡,其辖区并入武陵镇(同时撤消石桥乡,其辖区并入郭村乡)。1995年11月恢复石桥乡。1998年10月恢复鹿井乡。2004年7月撤消鹿井乡和石桥乡,原鹿井乡辖区及石桥乡部分区域并入武陵镇,沿用至今。
热门文章
铁桥镇
上屯镇
新陂镇
胜利街街道
南海街道
西湖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