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县

名称

微山县

拼音

Wēishān Xiàn

类别

县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山东省

所在城市

济宁市

所在区县

微山县

名称含义

史载,殷纣王的同母庶兄微子,以贤明闻达于世,死后葬于封地小山。山得名微子山,简称微山。明中期山周边积水成湖,因山得名微山湖。

名称起源

因微山湖得名。1953年8月,设置微山县。

名称历史

自唐代至1937年间,境内无郡县治,其境域分别划入周边各县。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境域大部分隶属中国共产党苏、鲁、豫、皖特委领导,北部属邹西县,中部属滕西县,南部属沛滕边县。政区设置与日伪、国民党政区同时并存,辖区多重叠或犬牙交错。1939年,微山湖区成为铁道游击队等抗日武装的根据地。1943年7月,滕西县改称湖东县(驻今微山县鲁桥镇,1944年8月改称凫山县);新建临城县(驻今微山县夏镇,1952年改称薛城县)。1953年,微山县建县前,境域分属山东省的济宁县、鱼台县、嘉祥县、凫山县、滕县、薛城县、峄县和江苏省的沛县所辖。1953年8月,为了统一管理微山湖,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复:“以微山等4湖湖区为基础,将湖内纯渔村及沿湖半渔村划设为微山县。”1956年3月,撤销凫山县、薛城县,将凫山县的10个村,薛城县的174个村划归微山县,7月,微山县境内韩庄区的马山、厉湾、石楼等25个村划归江苏省铜山县,9月,微山县将欢城区的77个村划归滕县。同时,峄县的前性义、后性义、大公、前寨等6个村划归微山县。1957年3月,滕县的峦谷堆、前留庄、后留庄等3个村,划归微山县。1958年12月,济宁县的马坡公社58个村划归微山县。滕县的灯塔公社(原欢城区的77个村)重新划归微山县。1960年7月,枣庄市峄县的多义、朱庙、大房头等34个村划归微山县。1984年8月,江苏省沛县的西平、赵庙等14个村划归微山县。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