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界都乡

拼音

Jièdū Xiāng

类别

乡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山西省

所在城市

晋中市

所在区县

昔阳县

名称含义

古代昔阳县东有肥子国,西有建都,两都以此为界,故名界都。

名称起源

因政府驻地所在村得名。

名称历史

明属乐平仙游乡昔阳都。清乾隆十八年(1753)《乐平县志》记述,界都乡一部分隶属于仙游乡昔阳都,一部分隶属于怀仁乡黄岩都。民国初年,全县分1镇3乡,界都乡隶属于古肥乡。1917年,属古肥乡。山西实行“村本政治”,界都乡为东冶头四区。1918年,实行区村制,全县分4个区,属二区。1938年5月,属昔东县。1940年,昔东划为6个区,属六区,驻地峪掌。1945年9月,昔东、昔西合并,全县分14个区,属昔阳十区,驻东冶头。1946年6月-1949年,调整为8个区,属四区。 1949年属昔阳县第四区。1956年4月,区级建制撤销,乡级建制重新划分,辖区内设界都乡、瓦邱乡、西固壁乡,其中界都乡辖7村、瓦邱乡辖11村、西固壁乡辖16村。1958年8月,实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制,全县设7个人民公社,属东冶头公社。1959年3月,从东冶头公社分出设界都人民公社,驻北界都。1984年8月,撤销界都人民公社,公社改乡制,界都人民公社改称界都乡。2001 年 2 月,瓦邱乡并入。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