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官和侗族土家族苗族乡

拼音

Guānhé Dòngzú Tǔjiāzú Miáozú Xiāng

类别

乡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贵州省

所在城市

铜仁市

所在区县

江口县

名称含义

意为边界地区和和气气,和平相处。官和为侗族土家族苗族乡,系江口县的乡级行政区域。

名称起源

原名官家寨,后简化为官寨。是明朝洪武年间,明军征服此地后,有随军来的官、余等四姓统霸此地后得名,到1942年因由石阡将狗牙拨给江口县后与官寨发生纠纷,经调解后,和平相处,戏称“官和民也和”而得名官和。

名称历史

清中期于抵头坝开场市,设乡约与客总管理,俗称官家场。1931年,南一区改名为四区,同时设官合镇。1935年,四区改名为三区,官合镇撤销。设立官合联保。1942年更名官和。1943年,撤三区,设立官和乡。1950年3月,江口县人民政府成立后,仍设官和乡。1957年12月,官和乡撤销,并入民和乡。1958年10月,官和原辖境由民和乡分出,建东风公社。同年12月,江口县并入铜仁县,东风公社撤销,设立官和管理区。1960年官和管理区改名为官和乡,属民和公社,隶属铜仁县。1961年8月,江口县恢复县治,官和乡改为官和公社,隶属民和区。1984年4月,撤销官和公社,设立官和乡。1987年4月,撤销官和乡,建立官和侗族土家族苗族乡。1991年8月,撤区并乡。泗渡乡、官和乡合并,成立官和侗族土家族苗族乡至今。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