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金镇

名称

赤金镇

拼音

Chìjīn Zhèn

类别

乡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甘肃省

所在城市

酒泉市

所在区县

玉门市

名称含义

赤斤,蒙古语。在明史中,都写作“赤斤”,而在清史中,便被写为“赤金”。在北凉时此地产出红铜,称为金;《元和志》 卷40玉门县中载“金山在其东,出金”;“金”“斤”谐音,色赤。此地故名为赤金。

名称起源

赤金一名的由来,传说跟康熙帝有关。相传,康熙西征准葛尔后,途经赤金准备回朝,看到当年曾为玉门县地的城池已面目全非,只留些残垣颓壁,不由十分伤感,偶拣得一块血红色的赤金。约模有一斤重,正面还刻着四个篆字“固若金汤”,下面两个小字是“赤斤”,背面盘龙卧凤围着一幅宏伟的城廓图样。康熙帝当即下令按此图建城,并御赐名为赤金。

名称历史

赤金镇原名赤金堡。西汉置玉门县,唐置玉门军,明置赤斤(金)蒙古所,后升为卫,清为赤金卫,后改为所。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并靖逆卫、赤金所为玉门县,治今玉门镇。1915年为赤金区。1929年为第二区(今赤金镇、清泉乡),辖7村。1943年设赤金乡。1949年9月建立赤金区,辖6个乡。1952年2月设赤金、惠民2个区。赤金区辖景泉、新民、赤峡、津卫、建设、和平6个乡。1956年10月撤区并乡,将景泉、新民2个乡合并为新民乡,赤峡、津卫2乡合并为赤峡乡,和平、建设2个乡合并为建设乡。1958年3月调整为赤金(新民、建设两乡合并)和赤峡两个乡。1958年9月成立红旗人民公社。1958年ll月改名为赤金人民公社,辖和平、营田、西湖(西村)、新光、新民、新丰、赤峡、天津卫、跃进、火烧沟、白杨河ll个大队。1965年4月将跃进、火烧沟、白杨河3个大队划出成立清泉人民公社,赤金公社辖西湖、营田、和平、东湖、新民、新风、新光、前丰、赤峡、天津卫10个大队。1966年4月增建朝阳、苗圃及林场。1977年1月建东沙门村。1980年8月复称赤金乡。1985年6月撤乡建镇,实行镇管村体制,辖和平、营田、西湖、东湖、东沙门、朝阳、苗圃、新民、新光、新风、前丰、赤峡、天津卫13个村73个村民小组。2004年4月实行村组合并,将朝阳、苗圃两村合并为朝阳村,新光、新民两村合并为光明村,新风、前丰两村合并为新风村,赤峡、天津卫两村合并为金峡村,东湖、东沙门两村合并为东湖村。并沿用至今。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