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拼音
Kizilsu Kirgiz Zìzhìzhōu
类别
地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所在区县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名称含义
克孜勒苏为柯尔克孜语,“克孜勒”意为“红色”,“苏”意为“水”。
名称起源
1954年,设立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以境内克孜勒苏河得名。
名称历史
汉为西域都护府所辖捐毒、尉头、疏勒等国地。西晋时隶属于西域长史府。东晋、十六国时先后隶属于前凉、前秦、后凉、西凉等。隋代受突厥王庭管辖。唐代平息西突厥之乱后,直属安西都护府。宋、辽时期境内大部分地区属喀拉汗,其中东北部属州回鹘,南部属于阗国。公元11世纪初,即为喀拉汗王朝所统一。13世纪,又为西辽统治。元代为察合台后王封地。明代属别失八里之喀什喀尔。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属喀什噶尔参赞大臣管辖。光绪九年(1883),分属喀什噶尔道和阿克苏道。1924年,废道,所属辖区直属新疆省。1929年,分属喀什行政区和阿克苏行政区。1938年,由疏附县析置乌恰县,属喀什行政区。1943年,由伽师县析置阿图什县,属喀什督察专区。1944年,从乌什县析置阿合奇县,隶属阿克苏督察专区。1949年后,分属新疆省喀什专区和阿克苏专区。1954年,设立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属南疆行政公署。1955年,由英吉沙县、疏附县、乌恰县、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析建阿克陶县,划归自治州;自治州首府阿图什市,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热门文章
柳乡
小苏莽乡
官桥镇
珠山区
白果乡
桥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