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潞州区
拼音
Lùzhōu Qū
类别
县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山西省
所在城市
长治市
所在区县
潞州区
名称含义
潞州,古代政区地名,以境内古潞子国命名。《元和郡县志》卷十五:“州得名,因潞子之国。”明清属长治县地。潞,意为河流水大,古指上党地区漳河。“潞州”始置于北周宣政元年(578)。
名称起源
2018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城区、郊区,合并设立长治市潞州区。以古为潞州而得名。
名称历史
殷商时为商王朝分封的黎侯地,古称黎国。西周时,《尚书》载:“西伯既勘黎”,黎归周所有。春秋,赤狄人夺黎候地,立潞子婴儿国。周定王五十三年(前594)晋入潞子国,其地归晋。战国,周安王二十六年(前375),韩、魏、赵三分晋,为韩所辖。秦王政十一年(前236),秦将王翦攻上党。其地属秦,置上党郡。汉承秦制,属上党郡。隶属并州。东汉建安十一年(206),曹操灭袁绍后出邺城,登太行山,夺壶关城(今长治市附近),其地归魏。晋为上党郡辖,隶并州。南北朝时,先为刘渊所有,史称前赵;后为石勒占领,史称后赵。均为上党郡。北周宣政元年(578),分上党郡置潞州,潞州之名由此始。其地属潞州。隋文帝开皇三年(583)改郡为州;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复改州为郡,郡治移至今长治市内。唐为潞州,隶河东道。宋崇宁三年(1104)改潞州为隆德,不久即改为隆德府。元为潞州,隶晋宁路、河东山西道宣慰司,属“中书省”。明为潞州,直隶山西布政使司。明嘉靖八年二月(1529)升潞州为潞安府。长治名自此始。清为长治县,属山西省潞安府。中华民国为长治县,属冀宁道。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为晋冀鲁豫边区太行区。1945年10月,长治解放,升长治县为长治市。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属长治专区。1950年3月1日改长治为工矿区,地属工矿区。1952年,复改设长治市,隶长治专区。同年9月成立城郊区公所。1954年7月,长治市将城郊区划为城郊与市内两个区。1956年,城郊区和市内区合并为市郊区。1957年,长治市撤销两区建制。1959年,改长治专区为晋东南专区,城郊区仍属长治市。1975年,长治市复为省辖市,同时成立城、郊两区。2018年6月19日,国务院关于同意山西省调整长治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8〕87号),撤销城区、郊区,合并设立长治市潞州区,以原城区和原郊区的行政区域为潞州区的行政区域,潞州区人民政府驻太行东街街道太行东街66号。同年11月23日,长治市潞州区正式挂牌成立。
热门文章
木绒乡
那蒙镇
城关镇
城东镇
岫岩满族自治县
德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