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辽源路街道

拼音

Liáoyuánlù Jiēdào

类别

乡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山东省

所在城市

青岛市

所在区县

市北区

名称含义

因街道办事处驻地位于辽源路,得名辽源路街道。辽源路,以吉林省辽源市名称命名。

名称起源

1996年市北区政府街道区划调整时,根据辖区境内主要道路对其命名。

名称历史

辖域土地大部属错埠岭村农田,明清属即墨县仁化乡。据1604年刊刻的《莱州府志·兵防》记述浮山寨备御千户所,列出其辖属的18个墩堡名称,其中有“错皮岭“墩堡。清同治《即墨县志》中,同一墩堡被称为“错皮岛”。此“错皮岭”“错皮岛”均指清末始称的错埠岭村。因地势南埠高,北岭低,埠岭交错,遂依地形得名。错埠岭还因村周围埠岭环绕,又被称为“环埠岭”或“岭上村”。1928年出版的《胶澳志》载,错埠岭村有122户、722人。此为中国典籍第一次记载“错埠岭村”。青岛百年前的水源地——发源于浮山的海泊河,上游流经错埠岭村,被称为错埠岭南河。德国占领胶澳后,辖域属胶澳租借地外界李村区。日本占领胶澳后,由李村军政署管辖。中国政府收回胶澳主权后,1928年属胶澳商埠台东区。1929年后属青岛特别市(次年改称青岛市)台东区。1932年属青岛市第六自治区。1935年属青岛市四方区,同年旋即属四沧区。1938年日本第二次占领青岛后,先后属“青岛特别市”之“台东警察分局”“四方区”管辖。1945年抗战结束后,复属民国政府抗战前建置。1949年6月后,属青岛市人民政府四沧区。1951年属四方区。1954年成立吴家村街道。在经历农业生产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后,1958年错埠岭村、洪山坡村、徐家村3个自然村组成错埠岭生产大队,属四方区前进人民公社,1968年改称崂山县吴家村人民公社,1978年复称四方区吴家村人民公社。1984年生产大队、人民公社撤销,恢复乡镇村建制,各村分别成立村民委员会,属吴家村街道。1985年错埠岭街道成立。1994年四方区错埠岭街道改称市北区错埠岭街道。1996年又改称辽源路街道。沿用至今。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