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县

名称

赵县

拼音

Zhào Xiàn

类别

县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河北省

所在城市

石家庄市

所在区县

赵县

名称含义

因古赵国得名。

名称起源

北齐天保二年(551),因避太子殷之名讳,改殷州为赵州,赵州之名始于此。1913年,改赵州为赵县。

名称历史

春秋时,有棘蒲邑,属晋,后属鲜虞。战国初属中山国,后归赵。秦置封斯县,属邯郸郡;又置宋子县,属清河郡。西汉置平棘县治今南固城,属常山郡。三国魏改属赵国。西晋时,赵国治所初在平棘,后移棘蒲,原平棘改称南平棘(今固城),棘蒲改称平棘。南北朝北魏时,废赵国,置赵郡,治所平棘。孝昌二年(526),设殷州,赵郡归殷州。北齐天保二年(551),改殷州为赵州。隋开皇初年改赵州为赵郡。开皇十六年(596),赵郡改为栾州。大业三年(607),复改为赵郡,治所平棘。唐武德初年(618),改赵郡为赵州,治所在柏乡,辖平棘。武德五年(622),赵州更名栾州,治所平棘。天宝年间改赵州为赵郡。乾元年间复为赵州。北宋尊崇国姓,升赵州为庆源军节度,执掌本州军事。宣和元年(1119),升为庆源府,治所平棘,属河北西路。金天会七年(1129),改庆源府为赵州。天德三年(1151)又改为沃州,“取水沃火之义”,辖平棘。正大二年(1225),元将史天泽取沃州,复赵州原名,辖平棘。明洪武元年(1368),平棘县省入赵州,属真定府。清雍正二年(1724),升直隶州。1913年,改州为县,赵州改为赵县。隶属冀南道。1928年,废道,赵县直隶于河北省。1940年,赵县、藁城、栾城三县组成赵藁栾县,属晋察冀冀中区第七专区。1941年3月,赵县东部地区仍为赵县,西部、南地区为赵元宁县(赵县、元氏、宁晋),均属冀中区第七专区。1944年,改属冀中区第六专区。1946年2月1日,取消联合县,原则上恢复赵县,属冀中区第十一专区。1949年8月,属河北省石家庄专区。1958年12月20日,撤销赵县,并入宁晋县,属石家庄专区。1961年7月9日,恢复赵县,原栾城县部分辖区并入赵县。1962年3月27日,栾城县划出。1967年,属石家庄地区。1993年6月19日,属石家庄市。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