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笕桥街道
拼音
Jiǎnqiáo Jiēdào
类别
乡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浙江省
所在城市
杭州市
所在区县
上城区
名称含义
街道以古桥梁笕桥得名。笕桥,宋称茧桥,以当地盛产丝茧得名。《咸淳临安志》载:“茧桥,在艮山门外走马塘。”后讹为“笕桥”。民国《杭州府志》卷七:“茧桥在走马塘,茧亦作笕,有笕桥镇。”
名称起源
2014年,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杭州市江干区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浙政函〔2014〕108号)、《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江干区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杭政函〔2014〕194号),撤销笕桥镇,设立笕桥街道。
名称历史
隋开皇九年(589),笕桥就已成为一个较大居民点。宋至清属仁和县,民国后改属杭县。1927年后归杭州市第六、七区管辖。建国初改名笕桥区,笕桥镇成为区属的一个镇;1950年6月置笕桥乡。1956年4月,北草庵乡、弄口乡、彭埠乡、横塘乡和上塘区的全冯乡的一部分并入笕桥乡, 隶属于市人委郊区办事处;1958年3 月,再次隶属于笕桥区。1958年9月,笕桥、新塘、东新、石桥4乡和丁桥、七堡两乡的一部分合并,成立笕桥人民公社,下辖11个管理区;1959年5月,笕桥人民公社隶属于杭州市半山联社,翌年1月, 隶属于钱塘联社。2月隶属于江干区管辖。 1961年5月,撤销管理区,分为笕桥、乌龙、石桥、彭埠、丁桥五个人民公社。其中原笕桥、青锋两管理区为笕桥人民公社。1962年5月,从中划出笕桥、枸桔弄两个自然镇并三里亭、白石庙、濮家等居民区组建笕桥镇,与笕桥人民公社并存。翌年3月撤销,1964年复建。1969年5月, 划入杭州市郊区;1976年1月又划归江干区;1984年8月笕桥人民公社更称笕桥乡;1985年5月,撤乡建镇,原笕桥乡并入笕桥镇。1985年7月,撤乡建镇 ,下辖董家、范家等16个行政村,2个居民区,2个家属委员会。2014年12月25日撤镇建街,设立笕桥街道。 2021年3月,因杭州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划入上城区。
热门文章
江汉二桥街道
新发镇
井岸镇
三江镇
东塔镇
北城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