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丰溪镇

拼音

Fēngxī Zhèn

类别

乡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湖北省

所在城市

十堰市

所在区县

竹溪县

名称含义

丰:指充足、富裕;溪:指溪流、溪水;镇:指行政区域名称。

名称起源

因镇政府驻地位于丰溪街村而得名。传说唐朝薛刚在京城长安犯事后逃难,投奔泗水关总兵薛义。薛义是薛丁山的义子,也是薛刚的义兄。薛义得知薛刚是朝廷重犯,见面后便假意盛情款待,心里想的是把薛刚灌醉后好押送长安。薛刚醉后入睡,薛义就找人商量把薛刚押送长安。薛义之妻杨氏力劝薛义不做此种不仁不义之事,结果被踢死。薛义家丁悄悄把薛刚送出关外后说明了这一切。李显登位后,非常敬重杨氏的大义,便封她为“一品诰命夫人”。当地人为纪念杨氏,便将“泗水关”取名为“封妻”,后演变为“丰溪”至今。

名称历史

据同治版《竹溪县志》载:明代以社、里为基层行政单位,在明成化十五年(1479年)后为南江社,清沿袭明制,清朝晚年,因战乱而改制,士人皆踞险结寨而居,为南江社南乡,中华民国初,县下设区为八区,1934年,实行保甲制度,为新三区丰安保,1941年撤区设乡镇为丰安乡,1947年乡镇合并,为新丰乡。 1949年5月竹溪县城解放,9月建立南山区委;1950年1月南山敌匪剿灭,丰溪解放并入第六区;1952年5月由第六区分置,始称朝阳区人民政府,6月改成第九区人民政府;1954年3月改成第八区人民政府;1955年12月改称丰溪区公所;1959年1月改为丰溪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1961年4月恢复丰溪区公所,机关驻地丰溪街。1968年9月成立丰溪区革命委员会,下辖5个公社人民委员会。1975年3月撤销革命委员会,建立丰溪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将5个人民公社并为一个人民公社,社址丰溪村老街。1981年改称泉溪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1984年5月设区建乡,将丰溪公社改为丰溪区。1987年撤区并乡,改称丰溪镇人民政府。2002年6月撤销管理区、办事处,合村并组,将原31个村合并为17个村。2005年全镇辖17个村,64个村民小组。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