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城镇

名称

土城镇

拼音

Tǔchéng Zhèn

类别

乡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湖北省

所在城市

十堰市

所在区县

房县

名称含义

土城:指用土筑成的城堡,城:这里指是住兵囤粮带有军事防御设施的大院落。“镇”指行政区域名称。

名称起源

以标志性建筑特点命名,民国年间当地的土豪士绅夏俊卿建有一大院房屋,院内有营房、粮仓、枪械、伙房等设施,院落四周的院墙用土垒筑,厚实坚固,且有军事防御设施,具有城池的防守功能。故而得名“土城”。

名称历史

古时,在此地设有白洛铺、羊子铺,明清时期,房县下辖七路四十一塘,土城归正北路百济塘辖。民国二十一年(1932)。土城归八区辖;民国二十四年(1935),土城属五区属地;1950年土城属五区(设两河口)后改为两河区辖;1958年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农村人民公社决定,将原来的区、乡、高级农业合作社,分别划分为人民公社、管理区、生产大队(公社属政社合一);将两河区改为通省人民公社。土城归属通省公社龙坪管理区土城生产大队;两河区划分为13个人民公社,99个管理区,703个生产大队,3419个生产小队,1961年6月行政区划分调整,通省区增设土城公社;1975年撤区并社,龙坪、土城两公社及百济公社的8个大队(穿山、百济、小堰、磨石、四棵树、桂坪、双沟、白果树),堤坪公社3个大队(堤坪、羊岭、班毛垭)合并为土城公社;1984年6月设区建乡,撤销公社、大队、生产队,建立区、乡、村、户组,土城公社为县辖镇,改“土城镇”。同时,将龙坪、百济铺、通省馆、马蹄山合并至土城镇。土城镇经过合并,下辖12村民委员会;2001年房县乡镇进行机构改革,撤队;两河区划分为13个人民公社,99个管理区,703个生产大队,3419个生产小队,1961年6月行政区划分调整,通省区增设土城公社;1975年撤区并社,龙坪、土城两公社及百济公社的8个大队(穿山、百济、小堰、磨石、四棵树、桂坪、双沟、白果树),堤坪公社3个大队(堤坪、羊岭、班毛垭)合并为土城公社;1984年6月设区建乡,撤销公社、大队、生产队,建立区、乡、村、户组,土城公社为县辖镇,改“土城镇”。同时,将龙坪、百济铺、通省馆、马蹄山合并至土城镇。土城镇经过合并,下辖12村民委员会;2001年房县乡镇进行机构改革,撤销乡辖管理区,同时撤销通省乡,将通省乡的马蹄山等10个村划归土城镇管辖;2005年土城镇下辖土城,龙坪,花楼门,百济铺,穿山堰,葛坪河,小亭,通省馆,塘埂,马蹄山,大河湾,黄泥沟12个村委会,土城镇归县政府直辖。现土城镇辖12个村民委员会,3.37万人,370.67平方千米。

土城镇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