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沙岗镇

拼音

Shāgǎng Zhèn

类别

乡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辽宁省

所在城市

营口市

所在区县

盖州市

名称含义

因镇政府原驻地沙岗村而得名。

名称起源

因镇政府原驻地沙岗村而得名。1985年撤乡建镇设立沙岗镇。

名称历史

1931年—1945年日伪时期,沙岗子设置沙岗子村(大村)公所,下辖望海寨、芹菜洼、小董屯、榆林堡下屯、上屯、鸣珂岭、阎家峪、古家子、沙岗子、前进、小房身、下洼子、转山子、黄屯、新兴、黄坨子、田家崴子等十七个屯,屯下设牌。1945年9月,祖国光复后,一度沿袭伪满旧制。1945年冬,均为尚和寨区政府所辖。1946年10月原来村改为保,保下设甲。1947年6月恢复原区、村建制。1949年5月成立沙岗区,辖区未变。1951年6月,撤销沙岗区,除将望海寨、芹菜洼、小董屯三个村划归芦屯区管辖外,其它各村同归一区(驻地河南村)管辖。同时将境内霍屯村改为新兴村、大房身村改为前进村、王家屯改为光明村。1956年3月,并区建乡,沙岗为直属乡。1958年,实行政社合一,撤销沙岗子乡的建制。全县成立了一个人民公社。榆林堡下屯和沙岗子为其下辖之两个管理区。1959年3月,太阳升大队改建为太阳升人民公社。榆林堡下屯和沙岗子仍然为其下辖之两个管理区。1961年6月,贯彻人民公社《六十条》,成立沙岗人民公社(驻地沙岗村),下辖榆林堡上屯、榆林堡下屯、古家子、鸣珂岭、前进、小房身、沙岗、下洼、转山、惠屯、光明、新兴、黄屯等13个生产大队,62个生产队。1976年团山子公社所辖田崴子(渔、农)生产大队划归为沙岗子公社。1977年榆林堡下屯所属徐山生产队改建为徐山生产大队。当时,全社共有15个生产大队,61个农业生产队,两个渔业生产队。1977年春,全社61个农业生产队又并为43个农业生产队。1983年沙岗公社改为沙岗乡,各生产大队改为村,同年徐山生产大队又并归榆林堡下屯大队,沙岗乡下辖沙岗村、下洼村、转山村、惠屯村、光明村。田崴渔业村、黄屯村、新兴村、小房身村、前进村、鸣珂岭村、古家子村、榆林堡下屯村、上屯村共14村。1985年撤乡变镇为沙岗镇。下辖未变。2003年实行并村,由原来下辖14个村变为下辖9个村,(沙岗村与下洼村合并为沙岗村,小房身村与前进村合并为小房身村,新兴村与黄屯村合并为新兴村,惠屯村与光明村合并为惠屯村,鸣珂岭村与古家村合并为鸣珂岭村) 沙岗村、小房身村、新兴村、惠屯村、鸣珂岭村、榆林堡下屯村、上屯村、转山村、田崴渔业村至今。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