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保康县

拼音

Bǎokāng Xiàn

类别

县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湖北省

所在城市

襄阳市

所在区县

保康县

名称含义

“保康”原指北宋时期的“保康军”,明弘治十一年(1498),保康设县时,沿用“保康”二字,取“保靖康民”“保民安康”之意。

名称起源

北宋雍熙三年(986),升房州为保康军。保康县由此得名。明弘治十一年(1498),置保康。

名称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属楚国。秦汉时期属临沮县辖,东北部为荆州南郡县辖。三国时期(220-280),魏置沶乡县。唐代(618-907),相继设受阳、荆山、土门、归义县。宋开宝二年(969),废县入房陵。雍熙三年(986),升房州为保康军。明弘治十一年(1498),鉴于房陵辖境辽阔,难于施治,析其房县东境宜阳,修文二里置保康县,属湖广布政使司陨阳府。清康熙三年(1664),属湖北布政使司下荆南道郧阳府。1912年,属襄阳道尹公署(设襄阳)。1936年,改属第五行政督察专属。1948年10月,中原军区设保康县和南保兴宜县。1949年5月,撤销南保兴宜县,将原属南漳县的重阳、马良、店垭三区划归保康,隶属于襄阳行政区专员公署。1951年6月至1982年,先后隶属襄阳地区专员公署、襄阳专员公署、襄阳地区革命委员会、襄阳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8月,襄阳地区与襄樊市合并,属于襄阳市人民政府所辖。2010年12月,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属襄阳市至今。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