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区

名称

盘龙区

拼音

Pánlóng Qū

类别

县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云南省

所在城市

昆明市

所在区县

盘龙区

名称含义

盘龙江自北向南纵贯全区,故名。盘龙江名始见于元代,因江流蟠绕曲折如龙得名。又作“蟠龙江”,“蟠龙”谓蛰伏的龙,与升天的龙相对。

名称起源

因河流得名。1956年,始用盘龙区地名。

名称历史

西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现盘龙区地域属谷昌县的一部分。三国蜀汉及西晋属建宁郡。东晋属晋宁郡。隋、唐属昆州。广德二年(764),南诏置拓东城,南诏应道元年(809),定鄯阐为东京,建极元年(860),改为上都。宋大理时仍为善阐府,称东京。蒙古宪宗四年(1254),立昆明千户。五年立善阐万户府。元至元十二年(1275),改称善州,下设昆明县。十三年(1276),置云南诸路行中书省,改为中庆路。洪武十五年(1382),改中庆路为云南府,沿称昆明县,现盘龙区辖区为元、明、清、民国年间省会衙署、官邸驻地。1953年,昆明县、市合并称市,设十个区,城区有一、二、三、四区,1956年,将一、三区合并置盘龙区,设盘龙区人民委员会,1968年,改为盘龙区革命委员会,1980年,改为盘龙区人民政府,沿用至今。

盘龙区

盘龙区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