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海南省
拼音
Hǎinán Shěng
类别
省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海南省
名称含义
因海南岛而得名。
名称起源
1988年4月13日,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关于设立海南省的决定》,撤销广东省海南行政区,设立海南省。
名称历史
古称朱崖洲。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在南方设置桂林郡、南海郡和象郡,海南或属象郡地。西汉元封元年(前110),在海南岛设置珠崖郡(治今琼山)、儋耳郡(治今儋州),这是海南岛归入中国版图最早的两个行政地名。东汉建武十九年(43),复置珠崖县,属合浦郡,而省朱卢县。东汉明帝永平十年(67),又复置儋耳县,珠崖、儋耳2县均隶属于合浦郡,督于交州。南朝宋文帝元嘉八年(431),复立珠崖郡,治徐闻,不久又废。隋朝大业三年(607),改崖州为珠崖郡,后又析西南地区置临振郡。大业六年(610),又将原二郡改置为珠崖、儋耳、临振三郡。儋耳郡治所在义伦县(治今儋州市西北)。海南岛共设两郡(珠崖郡、临振郡)十县,珠崖郡治设在义伦县。后从珠崖郡中分出延德、宁远两县、设置临振郡。珠崖、临振两郡。唐武德五年(622),改儋耳郡为儋州。海南简称“琼”系来源于唐代的琼州,属岭南道。后属南汉。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在海南岛设置琼州路安抚司,隶属湖广等处行中书省。至元十七年(1290),隶属海北海南道,道治在今雷州市。至元二十八年(1291),改为琼州路军民安抚司。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又改为乾宁军民安抚司。不久,升定安县为南建州。元惠宗至正末年,海南改隶广西行中书省。明代海南设琼州府,领儋、万、崖三州10个县。明洪武九年(1378),海南岛属海南道。明代南海诸岛改归崖州管辖。1921年,废道制。1932年,当时行政区称为琼崖,直隶于广东省。1950年5月,海南岛宣告解放,成立海南军政委员会。1951年4月,成立广东省人民政府海南行政公署,驻琼山。1955年3月,改称广东省海南行政公署。此外在岛的南半部地区建立了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1966年,海南行政公署停止行使职权。1968年4月,成立海南地区革命委员会,实行“一元化”领导。1976年10月,改称海南行政区革命委员会。1980年1月,改称海南行政区公署。1984年10月,撤销海南行政区公署,海南行政区人民政府正式宣告成立。1987年,撤销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1988年4月13日,撤销广东省海南行政区,设立海南省和海南经济特区。2012年6月21日,国务院批准撤销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建立地级三沙市,政府驻西沙永兴岛。
热门文章
邓家乡
安谷镇
柏山镇
相皮乡
板岩镇
金兰镇
石园镇
正龙乡
青川县
王家街道
安棚镇
华苑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