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文镇

名称

沙文镇

拼音

Shāwén Zhèn

类别

乡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贵州省

所在城市

贵阳市

所在区县

白云区

名称含义

指贵州前卫设立的沙子哨和文昌宫寺庙,取沙子哨之“沙”和 文昌宫之“文”,得名“沙文”。

名称起源

明清两代在此设哨所,为贵州前卫设立的哨所之一,得名沙子哨,其沙子哨街内原有一寺庙文昌宫,后取沙子哨之“沙”和 文昌宫之“文”,得名“沙文”。

名称历史

清代大部分属贵阳府亲辖地麦西里和贵筑县北上里。1914 -1941年属贵阳县,当时在今沙文镇境内设置有沙子哨镇、麻堡乡、吊堡乡、金甲 乡、蒙台乡,斑竹乡,属贵阳县第八区(北一区)。 1931年属于贵阳县第八区沙子哨镇,为镇所在地,建乡时称沙文乡。1941年7月贵阳设市后,并上述乡(镇)及当时置于今牛场乡境内的黄官乡、红锦乡、文华乡、蓬莱乡而为沙文乡,下分15保、162甲,属贵筑县白云区。1949年11月,贵筑县解放。1952年建沙文乡、金甲乡,属贵筑县第六区(沙文区),1956年,属贵筑县白云区。1958年2月,沙文全境划人贵阳市,属贵阳市乌当区。1958年9月,合并沙文、金甲、麻堡3个高级社组建跃进人民公社。同年12月合并团结、越美、跃进3个人民公社,建沙文人民公社,属贵阳市乌当区。1959年12月- 1962年6月,属贵阳市白云镇(市辖镇)。1960年5月,成立白云人民公社后,改称沙文分社,1961年6月,沙文分社分建为沙文、牛场、麦架、艳山红四个人民公社。1962年7月,撤销白云镇的市辖镇建制,辖地划属乌当区,同时成立区辖镇白云镇,将原4个人民公社合并为沙文人民公社和艳山红人民公社。1962年7月-1973年5月,属贵阳市乌当区。1973年6月恢复白云区建制,沙文和艳山红两个人民公社复归贵阳市白云区管辖。1983年撤社建乡时,沙文人民公社分建为沙文乡和牛场乡。2002年撤乡建镇时,改称沙文填。

沙文镇

沙文镇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