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镇远县

拼音

Zhènyuǎn Xiàn

类别

县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贵州省

所在城市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所在区县

镇远县

名称含义

因其险要的地理位置而常成为兵家纷争要地,亦含“威镇远方”之意而得名,史书称:欲据滇楚,必占镇远;欲通云贵,先守镇远。

名称起源

《贵州通志》载:“宋理宗宝祐六年(1258)十一月,宋诏:新筑黄平城赐名镇远州。”镇远之名始于此。明弘治十一年(1498),废镇远金蓉金达长官司置镇远县。

名称历史

汉代为武陵郡无阳县地。唐代置梓姜县,属奖州,后废。宋政和八年(1118),置邛水县,属思州。宋宝祐六年(1258)十一月,新筑黄平城赐名镇远州,镇远之名始于此。德祐元年(1275),置镇远沿边溪洞招讨使司。元至元二十年(1283),改招讨使司为镇远军民总管府,治中河山(今㵲阳镇东隅),属思州宣抚司,又置镇安县附廊。旋改镇安县为安夷县。至正二年(1342),废安夷县置镇远金蓉金达蛮夷长官司。明洪武四年(1371),降镇远总管府为州,隶思南宣慰司,二十二年,在州治所增设镇远卫,二十三年,于今青溪镇设青浪卫,隶湖广都司。永乐十一年(1413),置镇远府,府、州、卫同城,隶贵州布政司。正统三年(1438),省镇远州,存府、卫。弘治十一年(1498),废镇远金蓉金达长官司置镇远县。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裁镇远卫。雍正五年(1727),裁青浪卫改置清溪县,属思州府。宣统元年(1909),省镇远县存镇远府。1913年,废府复置镇远县,隶黔东道。1935年,属第八行政督察区。1937年,属第一行政督察区,为专员公署驻地。1941年撤,销清溪县。1949年,属镇远专区,为专署驻地。1956年,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958年,岑巩、三穗2县并入镇远县。1962年,析出2县。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