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上津镇
拼音
Shàngjīn Zhèn
类别
乡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湖北省
所在城市
十堰市
所在区县
郧西县
名称含义
“上”与“商”谐音,源于商王朝天子;“津”为渡口,上津原为“商津”,即“商天子渡口”;“镇”最早为军事据点,现为县之下,与乡同级,是由县管辖的基层行政单位。
名称起源
史记上津4次置州,7次设郡,23次建县,元大德六年置上津镇,又因保存完好的古城墙,位于金钱河中上游水运津渡,故名上津镇;又因此地是天子往来下榻的地方,也称天子渡口。
名称历史
上津镇境内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定居,古为部落,古商国地,为禹贡梁洲之城。西周属绞国,春秋时上津属晋,后并入楚。战国属秦,以封卫鞅。秦汉为商,三国时属郡。上津置平阳县,晋初为京兆南部,后置上洛郡,西魏始改上津,属洛州。后周改为商州。梁大同四年(538)始建上津县。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废上州,复置上洛郡,后设上津县。唐宋时期属商州,陕西永兴军路,先后设上津郡,上州。元大德六年(1302)以户不及额,省上津县为上津镇。明洪武元年(1368)农历7月,明军大将邓愈击败元将李思奇,复设上津县。清顺治十六年(1659)裁上津县并入郧西县。1916年分郧西县为九区,上津为第三区。1935年郧西县共划六区,上津为第五区。1937年郧西县共划为四个区34个联保,上津为第三区。1941年实行新县制,设上津区。1947年撤区并大乡为上津乡。所在集镇在此期间一直是区、乡公所在地。1947年陕南军区在上津设立上关县,属陕南行署,辖漫川关,上津,夹河,关防,店子,槐树,孟川,旬阳等地。1949年5月撤销上关县,上津为郧西县管辖,为第三区,包括今天香口乡的六斗,孟川均为上津管辖。1955年改为上津区。 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改为前进人民公社,津城村为上津镇。 1961年恢复上津区,区内设上津镇,镇管辖地域为今津城村。上津辖孙家,刘家,天桥,高扁,范家,槐树,过风,王家庄,孟川,六斗,郭家,上津镇等小公社。1975年撤区并社,划出槐树公社和六斗公社,改为上津公社,同时撤销上津镇。1984年撤社并区,设上津镇和上津区。1987年区镇合并为上津镇至今。
热门文章
花土沟镇
白银区
唐邱镇
下各镇
林州市
郑坑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