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百福司镇
拼音
Bǎifúsī Zhèn
类别
乡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湖北省
所在城市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所在区县
来凤县
名称含义
百,是数量词;福,本义为福气,福运,此为是吉祥之意;司,是指原土司名;镇,是行政区划名称。
名称起源
据康熙《卯洞司志》载,自唐、宋迄元,世授宣抚使,镇守边夷,辖内形成卯洞安抚司和百户两个土司,卯洞司城后被百户司占据,集镇便称百户司。清雍正十三年“改土归流”后,百户司原辖地改勇敬里,民国时改里为乡,曾叫百户乡。解放后因“户”与“福”谐音,且取福有吉祥之意,改百户司为百福司。从解放初至八十年代初,百福司一直是卯洞区或卯洞公社下辖的一个街道或镇,1985年6月重新设区建乡,经省州同意将原卯洞公社改为百福司镇,为县直辖镇,同时将原卯洞所 辖的漫水、洗车、兴隆、三坝、鱼塘五个管理区划出单设漫水乡。从此百福司取代了“卯洞”,卯洞不再是行政区名称,仅指酉水河上一个伏流洞。
名称历史
宋仁宗至清前期土司制度时期设卯洞安抚司、百户司。清朝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土归流时,废卯洞司设仁育里,废百户司设勇敬里。1914年始设区乡,百福司为四区;1933年编组保甲,百福司仍属四区,区公所设在百福司,辖5乡、1镇、50保;1936年属新三区;1941年,撤销区署,仍保留百户司区署。百户司镇辖智乐、仁育、勇敬3乡。1943年,仁育改为安抚乡,勇敬改为卯洞乡。1946年,重新划分各区乡镇之区划,整编保甲,设卯洞乡,乡公所设在百福司;设安抚司乡,乡公所设在安抚司街上。1947年,百户司区署撤销,实行保甲制度直到解放。1949年11月来凤解放时仍沿袭旧制,1949年12月,建立来凤县人民政府,改保甲制为村组建制,设卯洞区。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期,卯洞区和漫水区合并为卯洞公社。1984年6月2日,设区建乡,卯洞公社又划分成百福司镇和漫水区,至此百福司镇成立至今未变更。
热门文章
花土沟镇
白银区
唐邱镇
下各镇
林州市
郑坑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