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乌拉特中旗

拼音

Ûrad Zhōngqí

类别

县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内蒙古自治区

所在城市

巴彦淖尔市

所在区县

乌拉特中旗

名称含义

“乌拉特”有多种解释,通常认为“乌拉”系蒙古语“乌仁”的转音,意为“巧”,后缀“特”表示“多”之意。全意为“很多的能工巧匠”。中旗是按所辖区域自东向西分为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

名称起源

1950年,中公旗改称乌拉特中旗。以蒙古族语“乌拉特”得名。

名称历史

清顺治五年(1648),清迁赐牧乌拉特部于乌拉山、河套北部阴山前后,乌拉特部遂由呼伦贝尔草原西迁而来,乌拉特部归附清朝,册封乌拉特部为乌拉特东、中、西三公旗。察哈尔平定腾机思叛乱,屡建奇勋,以鄂木布子鄂班掌西公旗,以色棱子巴克巴海掌中公旗,皆封镇国公;以图巴掌(东公旗),封辅国公,各受扎萨克,诏世袭罔替,是为乌拉特三公之祖,隶属乌兰察布盟。1914年,随乌兰察布盟改属绥远特别行政区。1929年,绥远特别行政区改绥远省,盟、旗改属绥远省。1950年4月7日,经绥远省人民政府批准,中公旗改称乌拉特中旗,隶属乌兰察布盟,乌拉特中旗人民政府驻本巴台庙(今乌拉特中旗呼勒斯太苏木乌珠尔嘎查北部,与原杭盖戈壁、川井、温更三苏木交界处)。1951年11月,旗政府迁驻海流图。1952年,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合并,称乌拉特中后联合旗,旗政府驻海流图。1954年6月,绥远省撤销,划归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中后联合旗隶属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1958年5月,乌拉特中后联合旗划归河套行政区;7月,河套行政区与巴彦淖尔盟合并,改属合并后的巴彦淖尔盟。1970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乌拉特中后联合旗划出西部8个人民公社、2个合营牧场设潮格温都尔旗(今乌拉特后旗)。1981年9月,乌拉特中后联合旗更名乌拉特中旗。2003年,撤盟设市,巴彦淖尔盟更名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属巴彦淖尔市。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