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五显镇

拼音

Wǔxiǎn Zhèn

类别

乡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福建省

所在城市

厦门市

所在区县

同安区

名称含义

镇政府驻垵炉村五显宫,故名。五显宫建于临溪处,又称同镇庙,祀五显帝君。传五显帝君又称五显大帝、五圣大帝、五通大帝、华光菩萨等,为道家巫觋所祀之神;佛书则谓 “华光如来” ,俗称 “五公菩萨”。蠡海集云“九月二十八日为五显生辰,盖金为气母,五显者,五行五气之化也。” 又云“五行大帝,按俗以东方青帝、南方赤帝、西方白帝、北方黑帝、中央黄帝”。在客家民俗中他是由神到人,又由人到神和神灵。传说玉皇大帝封其“玉封佛中上善王显头官大帝”,并永镇中界,从此万民景仰,求男生男,求女得女,经商者外出获利,读书者金榜题名,农耕者五谷丰登,有求必应。又一说,五显华光大帝诞期在农历九月二十八日,传华光大帝是火神,有三只眼,又称三眼华光。又传大帝萧显聪。第二大帝,萧显明。第三大帝,萧显正。第四大帝,萧显直。第五大帝,萧显德。一夜天赐五贵子,又生一女,取名琼娘。五兄弟名号“聪.、明.、正.、直.、德”。其排行第五大帝,的萧显德,即世所崇敬之五显大帝。

名称起源

清、民国约定俗成长兴里、长兴乡,1950年镇政府驻地垵炉村五显宫,名五显乡。

名称历史

清至民国前期属长兴里和同禾里的一部分。1943年称长兴乡。1950年属第四区,设立五显乡。1952年10月属第六区,1955年属布塘区,1956年属汀溪区。1959年属布塘公社。1960年属汀溪公社。1961年为果园公社,属汀溪区。1964年为果园公社,1984年改称五显乡,1991年乡改镇。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