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龙山镇

拼音

Lóngshān Zhèn

类别

乡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甘肃省

所在城市

天水市

所在区县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名称含义

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为百鳞之长。常用来象征祥瑞,是中华民族等东亚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之一。此龙为陇,古代“陇”与“垄”相通,指的是田埂。《说文解字》载:“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其中一种较为常见的龙的形象特点为九似:角似鹿、头似牛、眼似虾、嘴似驴、腹似蛇、鳞似鱼、足似凤、须似人、耳似象。

名称起源

据《秦安县志》记载,龙山,因断山,取名断山镇,清朝嘉庆五年,取名龙山镇。又说境内有陇山,陇和龙谐音,得名龙山。 原名断山镇,因其山在陇口之冲,截然中止,不与众山相连而得名。一千多年前,这里曾发生过让后人扼腕叹息的街亭大战和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历史事件。

名称历史

西汉时为戎邑道治所,南北朝时为安戎县驻地。清朝时期设镇。1953年6月属秦安县管辖,1953年7月划归张家川回族自治区辖,设龙山区。1956年10月改为龙山镇;1958年9月改为龙山人民公社;1983年12月改为龙山乡;1984年2月改乡为镇至今。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