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县

名称

罗源县

拼音

Luóyuán Xiàn

类别

县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福建省

所在城市

福州市

所在区县

罗源县

名称含义

一说“罗”,即罗川、罗江(现名罗源溪),“源”即源头。“罗源”即为罗江之源。罗江流分三支,同出一源。二说罗川名称源于罗源场,以罗源场得名。

名称起源

宋乾兴九年(1022)永昌县更名罗源县。因境内罗江(现名罗源溪)流分三支,同出一源得名。

名称历史

唐大中元年(847),析连江县地置罗源场,属长乐郡。咸通二年(861),号永贞镇。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升镇为县,属长乐府。宋天禧五年(1021),为避皇太子赵祯(即宋仁宗)名讳,永贞县改称永昌县,属福州府。北宋乾兴元年(1022)改永昌县为罗源县,属福州府。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九十六:“罗源县……本唐连江县地。大中初,置罗源场于此。咸通中,又割怀安地益之,置永贞监。后唐长兴四年,王闽升为永贞县。宋天禧五年,改永昌县。乾兴初,又改今名。”元丰四年(1081年)由连江县划入招贤里。南宋景炎元年(1276)属福安府,次年即乾兴九年始名罗源县,沿用至今。元至元十五年(1278),属福州路。明洪武元年(1368),属福州府。清代隶属一直不变。1913年废府,属东路道。1914年属闽海道。1927年归省辖。1934年属福建省第一行政督察区。1940年由连江县划入翼屿、北山。1947年直属福建省。1949年属福建省第四行政督察区。1950年属闽侯专区。1956年3月划归福安专区。1962年5月,划归福州市。1963年8月,复属闽侯专区。1970年2月,又归福安地区。1971年,福安地区更名宁德地区,仍属之。1983年,划属福州市。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