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延安路街道

拼音

Yán'ānlù Jiēdào

类别

乡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山东省

所在城市

青岛市

所在区县

市北区

名称含义

延安路位于辖区北部,东西走向。东起延安三路,西止登州路。1937年因登州路弯曲难行,修此大路。因时任市长沈鸿烈是天门人,故将其命名为天门路。开工不久,即因爆发抗日战争而停建。日本占领青岛后继续修建,令市民、中学生“勤劳奉仕”(义务劳动)修路,改称其为“兴亚大道”。抗战胜利后复称天门路。抗战时期胶东大量贫民流入此地,人口激增,无房可住,即在路两旁搭建成片临时简易住房,形成生活环境恶劣的棚户区。1949年后天门路渐成交通干道,1949年后改称延安路。延安路街道以横贯管区东西的延安路得名。

名称起源

1954年,政府在街道成立时,根据辖区境内主要道路对其命名。

名称历史

辖域明清属即墨县仁化乡。1897年德国占领青岛后,划为德国租借地内界青岛区之台东镇、杨家村区,属华人聚居区。日本占领胶澳后,先后由青岛军政署、青岛民政署管辖。中国收回胶澳主权后,属胶澳商埠台东镇。1929年属青岛特别市(次年改称青岛市)第二区。1932年属青岛市第四自治区。日本第二次占领青岛后,属“青岛特别市台东区”。1945年抗战结束后,属国民政府青岛市台东区。1949年后属青岛市人民政府台东区。1954年成立延安路街道,属台东区。1967年改称延安路管区。1970年复称延安路街道。1994年属市北区。2008年黄台路街道东西快速路以南区域、登州路街道延安路以南区域并入,仍称延安路街道。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