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市

名称

禹州市

拼音

Yǔzhōu Shì

类别

县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河南省

所在城市

许昌市

所在区县

禹州市

名称含义

传大禹治水有功,封于此,故以禹为名。《竹书纪年》、《帝王世纪》曰:唐尧八十一载,禹治水成功,封国于夏,爵以伯,赐姓姒氏。禹受封在河南阳翟。《水经注》曰:河南阳翟县有夏亭城,夏禹始封于此,为夏国。虞舜三十五载,夏后禹元岁壬子,帝即位。禹之子夏启在此“大享诸侯于钧台,诸侯从”,在此建立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名称起源

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撤禹县,设立县级禹州市。以古为禹州而得名。

名称历史

传原始社会末期为夏部落活动中心,禹在此受封为夏伯。其子启于此创建奴隶制王朝,史称夏邑。春秋郑庄公于此建郑国别都,称栎邑。战国初韩景侯于此建都称阳翟邑。秦始皇十七年(前230),灭韩,置阳翟县,属颍川郡,郡、县均治此。汉因之。三国魏属河南尹。西晋属河南郡。东魏兴和元年(539),置阳翟郡。隋属河南府。北宋属颍昌府。金、元属钧州。明万历三年(1575),为避皇帝朱翊钧讳,改钧州为禹州。清因之,属开封府。1913年,降禹州为禹县,属豫东道。1914年,属开封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32年,属河南省第一行政督察区。1949年,属许昌专区。1969年,属许昌地区。1986年,属许昌市。1988年,撤禹县,设立县级禹州市。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