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景东彝族自治县

拼音

Jǐngdōng Yízú Zìzhìxiàn

类别

县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云南省

所在城市

普洱市

所在区县

景东彝族自治县

名称含义

傣语地名,傣语中“景”为城,“东”为坝子,即坝子城,因位于景董山(即御笔山)东麓,故而得名。

名称起源

因民族语音及民族自治得名。

名称历史

景东县历史悠久,西汉时属益州郡,三国属汉,南朝齐时属永昌郡。唐(618—690),剑南道属濮子部,南诏和大理国时设银生府(六节度之一)和开南城。南宋(1127—1279),称当箸赕(勐谷),属威楚府,元至元二十年(1275),设开南州,隶威楚路军民总管府,至顺二年(1331),升为府;明洪武十五年(1382),降为州,隶威楚府,十七年(1384),升为府,二十二年(1389),设卫,隶云南布政司;嘉靖中(约1542-1551),设通判,万历二十四年(1569年),裁通判设同知;清康熙元年(1662),设府经历,四年(1665),改掌印同知;乾隆三十七年(1772),改府为直隶厅,隶云南迤南道;1913年,改直隶厅为县,隶普洱道。景东于1949年12月解放,1950年初建立县人民政府,属普洱专区;1957年,改为人民委员会,包括里崴、勐大、振泰、景谷、明乐(原称南五区);1958年1月,将上述五区分别划归镇沅和景谷;1959年,镇沅、景谷两县合并,将镇沅的恩乐和文龙(九甲)划归景东,1961年,归回镇沅;1968年,改为革命委员会;1981年,恢复为人民政府。1985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景东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至今。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