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吴堡县
拼音
Wúbǔ Xiàn
类别
县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陕西省
所在城市
榆林市
所在区县
吴堡县
名称含义
南北朝时,夏国赫连勃勃在此筑吴儿城,安置掳来的军民。宋代又筑吴堡寨,元丰四年(1081年)于今宋家川镇东北吴堡城设吴堡砦。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吴堡为寨地。正大三年(1226),升为吴堡县,
名称起源
北汉时期修吴堡水寨。后升吴堡寨为吴堡县。县以寨名。
名称历史
秦汉属上郡肤施县,后属东隰城县、河东蔺县。北魏神䴥四年(431),北魏灭赫连氏大夏国,设统万镇,今吴堡地和绥德东部地设政和县。西魏初仍名政和县,隶朔方郡。大统十二年(546),属绥州。废帝元年(552),改名延陵县,隶属绥州抚宁郡。隋开皇三年(583),属绥州,十七年,改县名为延福。大业元年(605),绥州改名上州,三年,撤销上州,设立雕阴郡,延福县属之。唐武德六年(623),延福县隶于关内道绥州。建中三年(782),设定难军,领夏、绥、银、宥等州,延福县隶绥州。五代时北汉修吴堡水寨。宋开宝九年(976),吴堡寨归宋,属绥州延福县。至道三年(997),延福县属定难军绥州。景祐五年(1038),吴堡寨归西夏。治平四年(1067),北宋收复吴堡寨,归神木营,熙宁年间,又失于西夏。元丰四年(1081),北宋克西夏之葭芦、吴堡、义合、俘图、塞门等六寨。元丰五年(1082)至元符元年(1098),吴堡寨隶于河东路石州定胡县。元符二年(1099),隶于河东路晋宁军定胡县。宋政和五年(1115),吴堡寨属金,一度升为镇。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属河东北路葭州定胡县。正大三年(1226),吴堡镇升为吴堡县,隶于鄜延路葭州。蒙古至元元年(1264),撤销吴堡县,并入绥州。至元二年(1265),复设,属陕西行省延安路葭州。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吴堡县升为吴州,隶于陕西行中书省延安路。元贞元年(1295),撤州设县,仍称吴堡县,隶属陕西行中书省延安路葭州。明代吴堡先隶陕西布政使司延安府葭州,洪武七年(1374)十一月,改隶绥德州。洪武十年(1377)五月,废县并入绥德州。洪武十三年(1380)十一月,复置,隶于延安府葭州。清顺治元年(1644),吴堡隶属陕西省延安府,雍正三年(1725),隶延安府葭州,乾隆元年(1736),改隶于绥德直隶州。1913年,属延绥榆道。1933年,直属省。1935年,属陕西省第二行政督察区。1940年2月,属陕甘宁边区绥德分区。1949年5月,属陕北行政区绥德分区。1950年2月,属陕西省绥德专区。1956年9月,撤销绥德专区,改属榆林专区。1958年12月,撤销吴堡县,并入绥德县。1961年8月,恢复吴堡县建制,属榆林专区。1968年,属榆林地区。2000年7月,榆林地区撤销,设立地级榆林市,吴堡县隶属榆林市。
热门文章
朱村街道
理公港镇
付井镇
王哥庄街道
城东街道
安达镇